在2013年巴德盆底手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进行了盆腔重建手术的学术讲座,针对盆底手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了详细的诠释,摘编如下:

过去
  
    

  盆腔重建传统术式有曼氏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壁修补术、会阴修补术。传统手术优点是经济、简便、并发症少、但是复发率较高。
  
    王教授2005年开始从事妇科盆底疾病临床工作,搜集/随访了十年的病例,用POP-Q分期进行评估,得出的结论是:传统手术Ⅰ期复发率为79%,Ⅱ期以上复发率为2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也进行了随访统计,结果为主观治愈率94.5%,客观治愈率为60%。王教授查阅了1959年发表在中华妇产科杂志上的论文,复发率为23.5%;国外综合文献结果为术后治愈率是30%-49%。
  
    传统术式后三分之一患者需要再次手术,而且60%患者在同一位置复发,29%-40%的脱垂手术于三年内需要再次手术修复。    

  

  使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子宫切除后,阴道断端恢复到阴道口上方2-3cm,很难提升到坐骨棘水平之上,因此,传统手术后,很容易再次脱垂。

                                     
现在
  
  王教授提出,2005年后,使用了改进的盆底重建术,即局部补片加固术;骶棘韧带悬吊术;骶前固定术;高位骶棘韧带悬吊术;全盆底重建术。

  

  王教授指出局部补片加固术式要点是小补片要与周边重要组织进行连接,否则用力后容易复发。

  

  随即改进了补片形状(如图),后面的旋翼可以固定,但是容易刺激尿道膀胱镜部位的弹性关键区,患者出现漏尿。王教授随访了18例患者,侵蚀率24%较高,但复发率低。随之的生物补片使用时,复发率增高,提示生物补片的支撑的力量有限。

  

  骶棘韧带悬吊术的弊端是点的悬吊,盆腔支撑力不够,不能单一的使用此种术式。可以做为盆底重建术的综合手术方式。

  

  骶前固定术是面的悬吊,此种术式适用于阴道穹窿脱垂患者;子宫脱垂为主伴阴道前壁及后壁脱垂<Ⅲ度,尤其适用于子宫脱垂伴阴道顶端缺陷的患者,也比较适用于,较年轻及完成生育的患者。但是,不适用于年龄>70岁、有腹腔镜手术禁忌症、子宫脱垂合并Ⅳ度阴道前壁脱垂、严重盆腹腔粘连的患者。

  

  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手术疗效,王教授循证国外医学文献,提出Hannah等对LSC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为主观治愈率87.8%,客观治愈率94.7%,复发率4%。认为此手术方式较好,创口小,修复的部位准确,手术治愈率高,术后效果持久、术后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阴道顶端支撑牢固相对降低了对性生活的影响等。

  全盆底重建术适用于阴道前壁脱垂(中央型,旁侧缺陷)、子宫脱垂(阴道穹窿脱垂)、阴道后壁脱垂(直肠脱垂)的患者。王教授所在团队对98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显示:复发率为2%,并发症较少,复发率最高是阴道前壁,其次是顶端。王教授总结,全盆底重建术优势为:复发率低,解剖学复位好;不足为:补片易侵蚀,暴露,排异,有部分患者影响生活质量。

  王教授总结出,传统的盆底重建手术虽然存在问题,但经济简便,适用于基层医院。需要提高技能操作,追求手术操作更精、更细,因此传统手术不能放弃。新术式操作简单,优势存在,但存在并发症。所以无论传统手术,还是新术式的改进,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存在。

                                       
未来

  王教授诠释了盆腔重建手术的未来,指出盆底疾病是综合性疾病,未来应预防为主,加强盆底康复治疗。开发利用组织工程进行手术改进。
  
  王教授最后强调,临床医生应该充分认识,盆底疾病是多科疾病,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