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全部切除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及针对性人性化护理措施。方法 对120例子宫全部切除患者调查,基于其生理需要,分析其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及个性化护理及心理指导,疏导患者及家属不良情绪,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配合治疗、护理,改善围术期管理,提高患者子宫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身心健康同步恢复,使患者得到生理及心理疾病得到完满的治疗。结果 78.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需求,12.6%患者有生理担忧,针对不同因素,因人而异地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45%患者的担忧得到缓解。本组120例病人经过精心的护理,全部痊愈出院,对治疗护理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 积极有效的生理、心理护理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痊愈有积极意义。

  笔者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12月苍山县人民医院妇科行子宫全部切除术120例,年龄38~56岁,平均48.3岁。文化程度:文盲76例,小学文化21例,初中文化17例,高中文化4例,大学文化2例。

  1.2 方法 自愿调查问卷表及临床观察两种形式,患者均为完全同意接受调查,但调查过程中有患者掩盖恐惧心理,对涉及性行为等情况难以启齿等情况,根据临床观察及对家属侧面调查予以修正。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对手术恐惧程度(强、中、弱),对疾病的焦虑程度(强、中、弱),对性生活的担忧(轻度、重度、无所谓),对自我形象的担忧(有、无)以及丈夫能否理解等。提供隐蔽、安静的环境,调查者与患者单独交谈,修正后对调查表进行分析。

  2 心理分析

  子宫是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尤其是部分患者对医疗常识的缺乏,认为女性特征是由子宫维系支持的,子宫切除对妇女的生理、心理,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她们认为切除子宫对其生理方面有极大的改变,并且部分患者对肿瘤的认识不足,认为肿瘤就是癌症,一旦患上肿瘤,就有不能治愈的心理,认为医务人员及其家属有隐瞒病情的情况,从心理上感到不安,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恐惧,不敢面对现实,态度消极等一系列生理、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担心手术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子宫切除对今后生活、工作、夫妻间性生活的影响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我院妇科主要为农村患者,文化程度较低,所以担心劳动能力减低,术后体力难以恢复,影响工作劳动为主要担心因素的患者较多,占76例,占63.3%;担心经济问题74例,占61.7%;担心肿瘤性质为恶性47例,占39.2%;担心提前进入更年期39例,占32.5%;担心发生医疗事故37例,占30.8%,担心术后性功能障碍,影响夫妻感情19例,占15.8%。

  2.2 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态度的调查 患者及家属对子宫全部切除手术的态度基本一致,对子宫是否全切担心者12例,占10.0%,担心手术及麻醉过程出现意外6例,占5.0%,持无所谓态度只占极少部分。预测术后患者最初担心的问题:手术切口疼痛和切口愈合情况,发热情况是患者最担心的问题,其次是饮食情况,活动程度,手术医生和麻醉师、护士术后对患者关心的程度。

  3 护理

  3.1 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改善患者低落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接诊患者后,予以热情接待,介绍医院环境、科室情况,主管医生、护士,消除患者紧张、恐惧,陌生感。住院期间尊重患者,称呼亲切适当,态度和蔼,对人真诚,言行一致,一切为患者着想,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尽可能多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了解其心理情况,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减轻其心理负担[1]。护士首先应了解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的情况,术后的护理需求和程度,以协助患者满足这些需求,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增加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注意需求的个体化,既要满足低层次的需求,又要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提高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3.2 做好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宣教 做好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让患者明白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是维持女性形态和产生性欲的主要器官,子宫切除只会引起停经和失去生育能力,对性生活和女性特征等影响不大,尤其是年青女性患者,她们既非常强烈的渴望了解这部分知识,又不愿意在公共场所或与他人、倾诉,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日常护理中,建立与患者良好的信任关系,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与患者交流,沟通交流时注意使用尊重、倾听、同感、平等、共鸣等技巧,争取患者的信任,使心理护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其主要护理需求是住院环境安静、舒适,享受较高水平的医疗护理治疗,获得术后病情随访。在治疗护理时,争取为病人创造舒适的医疗环境,医护人员要文明有礼、动作轻柔、热情主动与患者沟通,尤其是实习同学进行操作时,必须与病人沟通好之后才能进行,及时告知病人的一些良性相关信息,如病理检验报告良性、血常规检验各参数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正常等,缓解患者的忧虑;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为根治性治疗,在胃肠道功能恢复时指导翻身活动,在胃肠功能恢复后鼓励患者进食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少食多餐,促进伤口愈合和体力恢复;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预防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疼痛时创造安静舒适的外部环境,想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不适,促进术后恢复。

  3.4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大多数患者为农村患者,其主要担心的是治疗费用问题,希望能及早出院。因此,其主要护理需求是希望能减轻住院经济负担,提供出院后病情随访,以便能够在出院后得到康复指导信息,缩短身体功能恢复时间。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改进医疗护理方案,尽量缩减其治疗护理费用及住院时间,提供出院后联系方式,为患者解除后顾之忧,消除患者焦虑的心理,促进康复。

  3.5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护理时应主动与患者家属交流,做好配偶的健康教育,在调查中发现,子宫切除术后部分患者及家属担心术后性生活适应不良,担心伤害配偶,产生恐惧或抑郁等不良情绪,告知患者术后3个月阴道顶端切口即可恢复正常,性生活可逐渐恢复,而且患者的疾病不会传染给其配偶。解除双方在这方面的精神困境及心理障碍,使患者情绪放松,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提早康复。

  3.6 落实出院指导 出院患者发放书面“出院指导”以作健康教育指导。告知患者子宫切除会有暂时的不适,如腰痛、尿频、下腹坠胀等。出院后应适量活动,防治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观察阴道有无出血现象,若出血多及时就诊。术后6周内禁止盆浴,保持会阴清洁,防逆行感染,3个月内禁性生活及体力劳动等增加腹压等活动,防治切口裂开,鼓励患者出院后定期同医院联系,以便随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4 讨论

  通过对每一位住院患者的严格护理操作及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健康知识指导,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需求状况,加强心理辅导和出院指导,使患者得到安慰和鼓励,情绪上由焦虑不安变为安定,意志上有懦弱变为坚强,信念上有悲观变为乐观,心理控制上由盲目变为自觉,治疗态度上由别动变为主动,使患者安全度过矛盾冲突期,达到身心康复的目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