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总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一例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结论]加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可保障治疗效果。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健康教育;对症处理;终止妊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是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的妊娠期特有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控制,则会危及母体及胎儿健康,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2006年1月—2008年10月我科对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并进行相应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0月我科住院分娩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80例,年龄24岁~35岁;孕周35周~39周;初产妇50例,经产妇30例;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5例,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5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0(先兆子痫6例,子痫4例);均无其他并发症。

  1.2  治疗及结果 

  对确诊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在门诊向产妇进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健康教育。收治入院后,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通过解痉、降压、利尿、扩容等对症处理后,适时终止妊娠。无一例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

  2  健康教育及护理

  2.1  门诊健康教育 

  在门诊向孕产妇宣教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让产妇及家属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母体和胎儿的危害。①对母体的影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易引起胎盘早期剥离、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肾衰竭及产后血液循环障碍等;而脑出血、心力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②对胎儿的影响: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早产、宫内胎儿死亡、死产、新生儿窒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孕妇病情越重,对胎儿的不良影响越重。让产妇重视产前检查,重视自觉症状,预防子痫的发生。

  2.2  孕期的自我护理

  2.2.1  孕期生活要规律 

  孕期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愉快和足够的睡眠。按医生的要求定时测量血压、体重、蛋白尿。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血压≥130/90 mmHg(1 mmHg=0.133 kPa),踝部、小腿有凹陷性水肿或每周体重增加≥0.5 kg时,应减轻工作或在家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8 h~9 h,行左侧卧位,以解除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回心血量和子宫及胎盘的血流灌注,保证胎儿氧气及营养物质的供应,并可减轻下肢水肿。必要时抬高双下肢以减轻肿胀。

  2.2.2  氧气吸入 

  妊娠后期可以给予氧气吸入,每天吸氧2次或3次,每次30 min。目的是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各组织和脏器缺氧状况。

  2.2.3  生活指导 

  注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等矿物质,不吃过多的盐腌食品。

  2.2.4  重视自觉症状 

  如出现头晕、眼花、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自觉症状,立即来医院就诊。

  2.3  入院后的健康教育{NextPage}

  2.3.1  心理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中普遍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低落,也有不少因自觉症状的加重而产生恐惧感,担心胎儿发育不良。病人入院后应积极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尽快使病人解除顾虑,应详细介绍本病的病情变化和转归,尽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病人学会正确的心理调整方法,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以配合治疗。

  2.3.2  基础护理 

  保持病房安静,置单人房间,光线暗淡,各种操作集中进行,同时严格控制探视,减少不良刺激,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对重症病人,要求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声、冷的刺激等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子痫的发生。指导病人进高蛋白,以补充大量丢失的蛋白,多食新鲜蔬菜,补充铁和钙剂[2]。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病人如厕时,要有人陪伴,防止意外。

  2.3.3  注意用药反应 

  用药过程中,应认真观察疗效及药物毒副反应。对晚期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解痉治疗首选药物为硫酸镁[3]。应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同时还要注意呼吸、尿量和膝反射等问题。应严格控制输注速度,以1 g/h为宜,最快不超过2 g/h。还要根据血压随时调整硫酸镁的剂量。在输液过程中,若发现呼吸<16/min、膝反射消失、尿量<25 mL/h,应汇报医生及时停药,并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从而防止中毒反应进一步加重。对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应用白蛋白、血浆等扩容治疗时,应严格监视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防止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的发生[4]。

  2.3.4  子痫发作时的护理 

  子痫发作时,孕妇意识不清,家属要密切配合医生防止病人抽搐造成撞伤或坠床,医护人员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随时作好抢救准备。抽搐控制2 h后,可考虑剖宫产终止妊娠[5]。

  2.3.5  阴式分娩的护理 

  当产妇决定阴式分娩时,医护人员要密切注意产妇血压的变化,每1 h测量血压1次,随时听取产妇的主诉,警惕子痫的发生。分散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可实行镇痛分娩。给予氧气吸入,缩短第二产程,适时行会阴侧切。产后在产房留观24 h,警惕产后大出血及产后子痫的发生。

  2.4  产后随访 

  产后作好随访工作,观察血压和肾功能情况。有异常者要立即就诊。严格避孕1年~2年,身体状况好后方可再考虑怀孕[5]。
    
  总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了病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这个疾病的认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病人沟通的能力, 使护士自身价值在服务中得到了体现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