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分娩进入中国已有七个年头,其显而易见的优势让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逐渐认可了这个项目是产科发展的一个趋势,民众的接受程度也在逐年提高。但由于目前有关部门尚未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指南,各地的收费标准也基本空缺,部分医院在开展这个项目时,对设备的选择只能通过一些搜集来的零碎的、不甚专业的信息来作决定。这样一来,浴缸、按摩缸、分娩放松池等等五花八门的池子得以进入产房,充当起水中分娩设备的角色,设备投入的成本成了选择时的一个主要考虑因素。
    水中分娩设备真的不重要吗?答案是否定的!由于水中分娩的特殊环境,设备对于分娩过程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交叉感染的控制。由于水中分娩的过程不是绝对无菌的,因此水中分娩设备是否能彻底消毒是避免交叉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非专业的设备(姑且称之为设备)由于有很多难以彻底消毒的死角,如过多的进水孔、扶手的固定部位,甚至有可开合的门的防漏密封部位等,都是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安全隐患!部分医院因此采用在缸内铺上一次性无菌塑料薄膜的办法,但这样又容易导致发生产妇滑倒等意外。
    2. 产妇分娩时的分娩体位。在这些非专业的设备中,产妇只能以接近90°坐姿进行分娩,产道无法得到充分的舒展扩张,影响胎儿的正常娩出;产妇或者只能借助腰骶部和头颈部用力来改变体位,这样又容易引起意外损伤。
    3. 医护人员的工作体位。由于缸体高度一般都在70cm左右,这样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和会阴保护的时候,只能以蹲姿或跪姿并侧身进行,长此以往,极易造成腰肌劳损等职业病的发生,且由于用力的角度不好掌握,会阴保护的效果难以保证,因此不少医院只能选择让产妇回到产床上分娩。
    4. 分娩用水水质的保证。由于分娩过程中有很多分泌物、排泄物排出,污染了分娩用水,造成潜在的感染风险,因此保持水质的清洁是这些用非专业设备的医院一个头疼的事,费劲且效果差。很多医院都知道要换水,但基于“设备”条件的限制,在谈及这个问题时,一般的说法都是说在整个(水中分娩)过程中要换几次水。但换几次?怎么换?这些都被模糊掉了。其实理想的方法是,在水中分娩的过程中,分娩缸中的水能根据水质的情况持续的按需进行置换,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感染的发生。
    事实上,自2003年至今,国内陆续开展水中分娩的40多家医院中,已有相当一部分悄悄地放弃了这个项目,或者只进行水中待产了,笔者与这些医院的相关科室联系了解其中原因,基本都是上面提到的问题。

     2006年10月,专业的水中分娩设备首次进入了国内医院,水中分娩的安全性与设备的关系得到了大多数开展水中分娩医院的认可。06年至今,开展水中分娩的医院大部分购买了进口设备,许多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部分医院由于认知上的局限,误把进口的放松池当分娩池来使用,使水中分娩的开展受到了很多的限制,这个问题暂不在本文讨论。

    综上所述,水中分娩开展的专业性应该得到重视!因此我们提出了“专业水中分娩”的概念,即以专业的操作规范为指南,并在专业的水中分娩设备中进行的水中分娩。 开展专业的水中分娩,其安全性、可操作性、成功率及预防医护人员职业病的发生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