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寻名胜,寂寞遇古都。万离万里路,千等千灯湖。

  2016年11月6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人民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协办的“第一届妇科肿瘤与微创技术“岭南论坛”进入第三天的议程。在正式授课前,大会进行了简短的开幕致辞。大会有幸邀请到中国医师协会谢启麟副秘书长,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人民医院张松平院长,解放军总医院宋磊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向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张震宇教授等协会专家和领导为大会致辞。

  谢启麟副秘书长指出,本次学术会议很好的诠释了微创技术领域的当前国际最新进展,并系统的做了及时而全面的介绍,会议的组织者精心的准备和各位专家准时的莅临是对“手拉手-妇科内镜手术培训班”工作莫大支持和肯定。张松平院长强调本次论坛为突出了岭南特色,为与会者搭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术交流互动的平台,大家在此平台上进行学术讲座或手术视频展示,使得妇科肿瘤与微创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与创新。最后本次大会执行主席刘木彪教授带领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对各位专家和领导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妇产科在线为大家带来现场报道。

【精彩讲座】

  

向阳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子宫肉瘤手术时腹膜后淋巴结与卵巢的去留问题

  向阳教授教授带来的讲座是“子宫肉瘤手术时腹膜后淋巴结与卵巢的去留问题”,讲座以子宫肉瘤为切入点。子宫肉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肿瘤,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1-3%,占所有子宫恶性肿瘤的8%,发病率低,做RCT困难,大多数研究为回顾性。分别从子宫肉瘤的危险因素、预后、子宫肉瘤的病理分类、子宫肉瘤的治疗。在子宫肉瘤的治疗中,目前主要是全子宫切除术伴或者不伴双附件切除术,但就是否进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以及是否可保留卵巢并无推荐。同时指出在NCCN指南中未推荐切除淋巴结。关于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病理特点是:低级别的小细胞,间质细胞呈增殖期内膜表现,核分裂相少。最后向教授通过大量的前瞻性研究为我们阐述了,子宫内膜肉瘤的治疗和辅助治疗的原则。手术以全子宫切除为主,目前研究未发现淋巴结清扫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不倾向对所有患者进行淋巴结清扫,如存在子宫外病灶和可疑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建议实施行淋巴结活检或清扫。是否保留卵巢取决于肉瘤的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子宫外转移灶,对于明确与雌激素相关的子宫内膜肉瘤仍推荐行常规双附件切除,对于年轻患者及早期的子宫肉瘤可考虑保留卵巢,但需要和患者充分沟通并密切随访。

  

宋磊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微创关观念与宫颈癌手术

  宋磊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题目是“微创关观念与宫颈癌手术”。宋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观念是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首先从当今的妇科手术的发展为切入点,阐述了手术观念的变化:微创化,个体化和人性化,精准治疗和多元化等。什么是微创?微创就是必须从理念、观念、原则来综合考虑,不是只能考虑到手术名称和手术方法。经阴道手术符合微创化观念,适合中国国情。微创的目的及实质,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佳的医疗效果。妇科手术的微创观念具体就是,以微创的方式到达需切除或矫正的病变部位。对腹腔内环境干扰小,保留或者复原正常盆底器官解剖结构及与邻近器官的相对关系,根治性手术应将器官切除最小或对器官切除后造成的影响给予补偿。宋教授再次带领我们一起再次学习了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字宫颈癌的手术发展的3个阶段,从子宫切除(扩大)到广泛子宫切除(在扩大)到保留子宫(缩小)。它的发展趋势就是技术的进步和人性化个体化的治疗。我们这一带医生应该倡导“会做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阴式手术的妇科医生才是名副其实的妇科医生”,把医疗安全放在首位,我们必须时谨记不要损伤,最后宋教授还为我们分享了解放军总医院的辅助机器人手术。

  

张震宇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诊治应该注意的问题

  张震宇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题目是“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诊治应该注意的问题”。张教授从盆腹腔的发展历史来分析,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经典应用,主要体现在: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输卵管癌,它的探索性应用主要体现在晚期卵巢/输卵管肿瘤细胞减灭,阴道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在妇癌手术中应遵循的原则:规范整治原则,无瘤操作原则、个体化原则:生育功能保护、女性生理功能和盆底功能保护,患者利益最大化原则。关于子宫内膜癌的远期存活率,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可以发现前者并发症少。腹腔镜手术用于早期卵巢癌的手术获益较大。最后张教授还分析了腹腔镜妇癌手术的利弊,有利的部分主要包括;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率底,切口愈合佳,免疫抑制轻。它的缺点包括,缺乏感触,缺乏立体感,遮挡部位成为盲区,大血管出血控制不利,穿刺部位种植,并发症较多见。讲座还提到了精炼医学,卷地毯式病灶切除、革新手术技术和最新的技术装备,包括横隔转移灶的氩气刀消融术、CUSA粘连消融术、CUSA肿瘤细胞减灭,为我们展示了最新的不同的手术能量器械。张教授分析,腹腔镜妇科肿瘤手术的并发症高于开腹手术,与个人技术有关,强调精炼医学,手术必须严格分级管理。腹腔镜妇癌手术应遵循无瘤操作原则,遵循相应肿瘤诊治规范,手术范围不得低于开腹手术,手术治疗不得低于业界平均水平并且所在机构必须具有辅助治疗的能力。

  

张国楠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宫颈癌嗜神经侵袭与保留神经手术的对立统一

  张国楠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题目是“宫颈癌嗜神经侵袭与保留神经手术的对立统一”。张教授以幽默风趣发语言,以宫颈癌2009FIGO分期为切入点展开。根据FIGO临床分期方法规定I-IIa期宫颈癌患者均有手术指征,IIb期或以上则选择同步放化疗,这已在国际上达成共识,并作为NCCN指南推广。对于肿瘤最大直径线大于4cm的早期患者,临床上可采用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术后可辅助放化疗。宫颈根治术士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这种手术却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主要原因是手术切除部分涉及支配盆腔器官的自主神经,导致这些神经的部分或全部切断。恶性肿瘤的嗜神经侵袭(PIN)又称为恶性肿瘤的亲神经现象或神经周围浸润,是恶性肿瘤发生转移的途径之一。我国妇科肿瘤学首次于2013你那引入子宫颈癌PIN的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随后张教授通过大量前瞻性的研究向我们阐述了PIN是子宫颈癌患者复发的新的高危因素,相对于子宫颈PIN,宫旁PIN是子宫颈癌细胞通过神经浸润蔓延所致,宫旁PIN似乎是对保留神经的根治性宫颈癌手术方式。谨慎实施保留神经的手术,或应寻找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Ia期的宫颈癌患者,宫颈周围韧带宫旁组织的转移率几乎为0,保留神经的根治性宫颈癌手术方式是可行的。最后张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话结束了此次讲座,假如个体之间没有如此大的不同,医学就是科学而不是艺术。

  

刘继红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妇科肿瘤医生的素质

  刘继红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题目是“妇科肿瘤医生的素质”。广义的素质是指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人在先天性生理的基础是上,在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中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医生的素质,医学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人文科学的特征,包括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并且还需要离职与情感。我们的智慧是我们在临床上的积累,知识技能的积累,书本会议媒体老师同行以及学生,点滴积累,学以致用,读好几本书,不要只摄取“碎片”知识。结合临床病例看书学习、读文献、做读书报告、写综述、写论文。刘教授还重点强调临床医生需要记好工作笔记,厚积薄发,点滴积累。攻坚克难,团队精神:核心和指挥,要勇于承担自己的短板,互相取长补短。医生应该集热烈的情感和冷静的理智于一体。郎景和说一所医院、一位医生,将用历史和毕生在病案中书写对医学、对病人、对生命的敬畏,这也是医疗过程中最真实的感验和庄严的仪式。优于别人并不是真正的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自己。同时要永远保持谦虚的心态。肿瘤的妇科精神,不追求数量,肿瘤手术是良心活。

  

狄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准医学在妇科肿瘤中思索

  狄文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题目是“精准医学在妇科肿瘤中思索”。精准医学是颠覆医学的革命,在癌症领域,努力使精准医学在癌症领域得到全面的发展,精准医学的主要技术背景是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最主要的就是防癌于未然,它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癌症的分类。精准医学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基础技术层次、临床实践层次和论理法律层次:要重视信息的保存和个人隐私的保护。转化医学是口号,精准医学是标准,个体化医疗室目标。最后狄文教授说精准医疗是抗癌的新阶段,个体化医学,我们在路上!

  

陈春林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国十年宫颈癌手术治疗现状调查及未来手术发展方向的思考

  陈春林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题目是“中国十年宫颈癌手术治疗现状调查及未来手术发展方向的思考”。陈教授向我们大家汇报了中国宫颈癌手术状况调整,第一部分是数据收集覆盖情况,包括地域分布、医院类型分布、FIGO分布、大体类型分布、组织类型分布。第二部分主要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个体化切除,恶性肿瘤手术标准:距离肿瘤边缘3cm。陈教授详细的汇报了正常女性宫颈厚度的测量,主韧带的长度,桥下流水到主韧带宫颈侧的距离,宫骶韧带的长度。

  

李光仪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腹腔镜喜爱阴道残端广泛切除难点与技巧

  李光仪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题目是“腹腔镜喜爱阴道残端广泛切除难点与技巧”。腹腔镜下阴道残端广泛切除是指各种原因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诊断浸润性宫颈癌的一种补充手术,主要发生在子宫切除术前没有常规进行宫颈癌筛查和宫颈CINIII术前没有诊断性LEEP锥切进行组织病理确诊,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确诊浸润性宫颈癌。它的手术最大难点就是:推开膀胱、直肠及游离盆段输尿管。手术技巧关键是游离阴道上段30mm。讲座中立教授向我们分享了大量的手术视频,具体而详细的讲解了如何安放举宫杯、如何显露盆底残和双侧盆段输尿管,再次分析如何推开膀胱,最后游离双侧盆段输尿管,推开直肠,切断子宫骶主韧带,切除阴道上段,最后缝合阴道残端。李教授详细精彩的手术视频让与会者收益匪浅。

  

陈龙教授(青岛市立医院妇科中心)-腹腔镜在晚期卵巢癌分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陈龙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题目是“腹腔镜在晚期卵巢癌分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陈教授热情的与我们分析了腹腔镜与卵巢肿瘤诊治的“前世今生”,早期卵巢癌肿瘤全面分期手术是可行的。在晚期卵巢恶性肿瘤应用价值包括明确诊断:克服传统腹水细胞学检查的局限性,提高阳性检出率,相对准确查找肿瘤原发病灶。相对准确的临床分期:可以帮助查明肿瘤来源、性质,发现微小转移灶,明确病变范围,盆腔或腹腔淋巴结活检。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如“分侧治疗”和肿瘤标本的“基因预测”。理想的肿瘤减灭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理想的状态是无肉眼所见的残留。肿瘤的分期、残留灶的大小和组织形态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当残留肿瘤直径小于1cm时,术后病人的生存时间趋向于延长。腹腔镜对于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分层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早期卵巢肿瘤行镜下分期是可行的,腹腔镜术者应具备完善的妇科肿瘤知识,但是部分晚期卵巢恶性肿瘤可能并不合适。

  

何援利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宫腔粘连的在粘连预防策略

  何援利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题目是“宫腔粘连的在粘连预防策略”。何援利教授为我们详细分析了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粘连复发现状,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已经成为治疗IUA的金标准。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当粘连位于子宫角、子宫峡部或者涉及大范围宫腔时,粘连分离术后粘连复发的风险是明显增高的。何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是:防粘连材料联合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可供选择粘连分离术后在粘连的预防策略。关于术后辅助治疗,术后应用雌激素预防粘连复发、促进内膜修复这一辅助措施,也逐渐得道许多医生的认可与应用。最后何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她的手术视频。

  

张晓薇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盆腔缺陷的诊断及重建方式的选择

  张晓薇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题目是“中盆腔缺陷的诊断及重建方式的选择”。张教授的讲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盆腔的诊断中存在的问题,中盆腔缺陷修复手术的术式选择与思考和术后复发的处理。对于盆腔器官脱垂修复手术的变迁临床中存在的问题,脱垂手术的种类繁多,如何选择,目前手术医生培训及技术上存在差异性。缺乏解剖复位的共识及不同调查问卷影响成功率的评价存在不一致性。张教授还分享了她带来的精彩手术视频,POP重建手术还面临着各种未知与挑战。术前应完善膀胱、肠道功能及性功能评价系统,并对各种术式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术前应根据盆腔缺陷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式选择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术后以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以及盆底解剖学的恢复情况来评价疗效。关于术后管理,术后3个月避免负重和性生活。最后我们一起观看了张教授精彩的手术视频。

  

谢庆煌教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利用自身组织骶主韧带复合体-耻骨阴道肌交叉缝合加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POP

  谢庆煌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题目是“利用自身组织骶主韧带复合体-耻骨阴道肌交叉缝合加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POP”。谢教授认为传统手术存在不足之处,传统手术和盆底重建手术各有利弊,可相互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POP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谢教授带我们重新学习了盆强支持结构的解剖特点。最后更具手术的视频录像一起学习了利用自身组织骶主韧带复合体-耻骨阴道肌交叉缝合加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POP的具体手术步骤,并结合他院38例临床病例分析的结果,经过一年的随访,近期效果良好,五复发病例,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刘禄斌教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经阴道盆底重建术的再认识

  刘禄斌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题目是“经阴道盆底重建术的再认识”。刘教授首先分析了为什么我们要做经阴道盆底手术,包括高龄、合并症患者、中央型膀胱膨出、阴道手术给了我们答案改进的源全。为什么阴道旁修补效果优异,关键在于阴道上段的支持较强,两边的第三针可以固定到两侧的穹窿顶端。为什么经阴道的前盆底重建不容易做的完美?因为深带不容易到位。最后刘教授通过视频和我们具体分析了改良的前盆底重建术的操作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

  

林仲秋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晚期卵巢癌

  林仲秋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题目是“晚期卵巢癌”。讲座一开始林教授带领我们再次分析了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CS),新辅助化疗(NACT)后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CS)。手术和化疗时卵巢癌初始治疗的主要方法,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是临床分期和残留肿瘤病灶。残留病灶大小与预后关系更密切。林教授结合大量文献得出结论:新辅助化疗不降低疗效,但降低手术并发症,所有考虑IIIC或IV期患者,治疗前都应有妇科肿瘤医师进行评估能否接受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主要临床评估应包括盆腹腔增强CT和胸部影像学最好是CT。林教授还提出了“逸仙推荐”:对于晚期特别是合并大量腹水、胸水病例,先用腹腔镜评估,能立即手术者即改开腹手术。最后林教授提出建议,我国受过严格培训的妇瘤科医生不多,理疗环境严峻,后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减少医疗纠纷,新辅助化疗前一定要有恶性肿瘤证据。

  

郭遂群教授(南医三院)-异常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处理

  郭遂群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题目是“异常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处理”。课程以宫颈癌筛查的筛查建议开始。郭教授带领我们再次复习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该如何进行筛查建议。HPV检测指针如下,检测细胞学结果为ASC-CU的病例是否需要阴道镜检查,她是反应性试验。30到65岁及以上女性宫颈癌细胞学筛查附加检测是指联合测试。30岁以上的细胞学阴性HPV阳性病例处理,即刻行HPV16和18分型,任何一个高危型阳性,则行阴道镜检查。高危型分型阴性则12个月后联合重复联合检测。

  下午5时,第一届妇科肿瘤与微创技术“岭南论坛”终于落下帷幕,大会执行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刘木彪教授刘木彪教授总结到,此次会议为期三天,邀请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聚焦妇科肿瘤与妇科微创技术两大领域中最新进展做进行了全面的讲解。针对临床中争议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此外,本次论坛突出“岭南”特色,凝聚了岭南地区老中青三代妇科肿瘤及妇科微创技术的精英力量,充分展示了岭南地区妇科肿瘤与微创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的新面貌。对本地区的学术水平的发展和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感谢诸多专家和学员代表以及各方力量对大会的支持和关注,让我们期待下届更加精彩!

  【精彩花絮】

  

声明:本文为妇产科在线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