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在线:李教授您好!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00余万例人工流产,人工流产率达到29.3‰,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请您谈一下人工流产对女性的伤害有哪些?

    李坚教授: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我们的人工流产是在政府控制下的公开的人工流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国家的人工流产绝大多数是合法、安全、正规的人工流产。再加上现代社会发展给了老百姓更多的自由选择,所以有的专家粗略统计认为我们国家的人工流产可能每年不止800万,甚至可能达到1300多万。在这种状况下,我们从专业的角度意识到这种严峻形势,特别是在我们国家重复人工流产、短期内多次人工流产、年轻人未生育者的人工流产,是非常严峻的现实。
    实际上人工流产不但给生理上造成很大伤害,同时也会给心理上造成很大伤害。据很多专家研究报道,很多人在做完人工流产以后会在一段时间里处于抑郁状态,甚至有些人有焦虑状态。对女性身体的影响是极大的,例如月经失调、月经紊乱,痛经、内膜异位症,甚至有些人由于反复人工流产造成不孕不育等等。所以我觉得,社会发达了,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应该随着社会进步而逐渐提高,包括女性和她们的家人以及伴侣,都应该提高对女性生殖健康的保护意识。

    妇产科在线:刚才您提到了反复的人工流产,我们知道人流术后避孕方式指导对于降低重复流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的临床医生在人工流产过程中应该为患者提供哪些信息,帮助她们根据自身条件还有消费因素去选择合适的节育方式呢?

    李坚教授:你这个问题提的特别好。我们现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人流后优质服务,实际上我们只是把人流后优质服务作为一个切入点。为什么呢?因为刚才谈到了人流对人体的伤害、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实际上,由于对生殖健康的影响导致不孕不育这种高危的产科因素会给一个家庭的稳定造成影响。我们现在也认识到这个形势的严峻性,在中国妇女基金会开展了PAC的公益性的一个服务项目,我们希望以此为切入点,在整个的医疗机构,包括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服务站,我们在推进流产后服务和在服务过程中对于女性健康的关爱。刚才你提到了我们怎么在流产过程中给妇女提供关于避孕的服务,实际上我们对于就诊妇女,在就诊前进行宣教,包括给她们讲清人工流产的危害、重复流产对生殖健康的影响,帮助她们意识到这个危害性的存在以及危害的深度,给她们宣教避孕节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给她们介绍避孕方法。
    在就诊过程中,我们还会一对一的给病人进行咨询指导,帮助她们结合具体情况来选择避孕方法。通过集体宣教、一对一咨询,希望促进她们避孕节育意识的提高。因为在我们国家,现在避孕节育从过去的政府主导变成了百姓自主的主动行为,这是需要过程的。实际上,广大的妇产科医生、专业人士,特别是直接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人员,都要通过PAC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希望能够给妇女以及她们的家人和伴侣提供更多的咨询指导服务和避孕措施的落实,包括我们在做人工流产的时候,跟病人交流如何更好地落实避孕方法,那么人工流产后我们也帮助她落实这种避孕方法。这里面包括短暂的复方口服避孕药,还有建议生过孩子的人,或者很长一段时间不准备生育的人应该采取长效的、可逆的避孕方法。

    妇产科在线:WHO也提出过,人工流产后推荐立即采取有效避孕措施避免重复流产。那么这个“立即”是否可以理解为流产当日就可以采取一些口服避孕药或者是节育器之类的避孕措施呢?

    李坚教授:你说的特别对。我们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环节来进行咨询、宣传、指导,实际上就是帮助她们,结合她们自己的实际情况,比方说有些人做完人工流产大概半年后就准备要孩子,那么这个短期内就给她术后就吃口服避孕药,因为是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非常高效,正确使用的话效果非常好,副反应也很低;那么有一些人生过孩子了,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不适合生育,或者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准备生育,那我们就建议她人工流产,如果条件允许、状况允许,我们建议采取长效的、可逆的避孕方法,比方说包括放置宫内节育器、做皮下埋植避孕都可以。

    妇产科在线:哺乳期是女性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哺乳期女性避孕方式的选择上目前是怎样的发展情况?

    李坚教授:产后的妇女都应该通过大夫进行健康宣教来告知她们,让她们知晓产后应该避孕。至于哺乳期避孕,以前大家总处在一个误区,认为好像喂奶就可以避孕了。实际上哺乳期如果用哺乳来避孕的话,需要很多条件约束,比方是不是全程、全量的哺乳,跟这些都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建议,首先希望产后产科医生能向产妇宣传产后避孕的必要性,特别是在产后42天应该进一步宣传、指导她们,然后帮助她们选择避孕方法。现在产后避孕方法有很多,比方说阴道分娩的人可以放置宫内节育器;剖宫产的人在一段时间后选择合适的时机去放置宫内节育器;对于哺乳的妇女,在一定的时间以后,可以选择使用含有单孕激素的避孕方法,比方说阴道环或者皮埋器等等方法;如果不哺乳,产后如果愿意的话直接服用口服避孕药就可以了。我们现在强调的是什么呢?产前就应该知晓生完孩子后怎么样计划自己的生育,事先有个打算。现在很多医院也开始把PAC项目涉及到了产科,希望能在产前的孕妇学校进行宣教,希望产科大夫能够在42天产后复查的时候再次告知这些妇女、建议这些妇女、帮助这些妇女,建议她们到计划生育门诊接受咨询、指导,来落实一种适合她们的避孕方式。因为妇女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对避孕有不同的需求,那么有不同的避孕方法适合她们在不同的生理阶段使用,所以她们需要找专业的或者专科的医生进行咨询指导,帮助她们选择一个适合她们的避孕方式。

    妇产科在线:那我们现在是在孕妇学校就进行一些产后避孕的宣教?

    李坚教授:对。刚才我跟您说,实际上我们PAC项目是作为一个切入点,为什么抓住“流产后”?因为流产对妇女的心理刺激特别大,那么她可能对避孕的需求会更强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抓住这个时机给她采取不管是长效的还是短效的避孕方法,帮助她很好地落实避孕方法,这样会减少重复人流的几率。

    妇产科在线: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宫内节育器一直是我国最普遍的避孕方式,那么现在我国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情况如何?目前还有那种含吲哚美辛的宫内节育器,能比较好的控制出血,这种节育器的发展前景如何?

    李坚教授:我们国家过去在全球范围内是宫内节育器第一使用大国,因为我们人口多,而且那时候我们国家是政府主导的避孕,你们可能也听说过“一环二扎”,就是说生了一个孩子应该放环,生了两个孩子不管男性或女性应该做绝育对吧。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政府主导避孕慢慢走向了百姓自主避孕。过去是单纯控制人口数量,现在变成了促进生殖健康。政府职能从管理慢慢变成了服务。所以我们也应该顺应这个社会发展的过程,在这里我们专业人士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回过头来讲,我们过去式宫内节育器使用大国,现在仍然是。过去,宫内节育器在我们国家大概占长效避孕方法里的80%多,现在40%多还是使用宫内节育器。
  现在宫内节育器有各种各样的,过去从惰性环发展到活性环(活性环就是带铜的)提高了避孕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有一些副反应出现,比方说月经期腹痛、月经量偏多、阴道分泌物偏多有异味。现在发展出很多宫内节育器,各种各样的宫内节育器主要希望保持非常好的高效避孕,同时减少副反应,比如含吲哚美辛的宫内节育器。含吲哚美辛的是我们国家特有的环,它是带铜的宫内节育器里面以各种形式携带了一些吲哚美辛的药物,目的是希望减少刚刚放环以后产生的月经量多、子宫对宫内节育器的排斥反应,所以在一年的释放期间会比较有效的减轻这些临床出现的副反应。一年以后,它其他的各项指标就跟普通的带铜节育器一样了。放置宫内节育器以后的副反应主要出现在前半年到一年期间,所以含吲哚美辛宫内节育器主要是希望能够在这一年里能比较有效的减轻它的副反应,这样可以维持它持续的使用率。
  而现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含激素的宫内节育器。含激素的宫内节育器是在用聚乙烯制成的宫内节育器支架里放进了避孕药常用的激素,叫左炔诺孕酮,大大提高了避孕效果。这种含激素的宫内节育器会比含铜的(包括含吲哚美辛的)宫内节育器效果更好。同时由于它含激素,随之而来带出一个优势,过去的宫内节育器只有避孕作用,没有治疗作用,那么这种含激素的宫内节育器同时还具有治疗作用,这也是在宫内节育器使用过程中大家发现的。比方说它能够减少月经量,使一些由于内膜增厚造成的月经量增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还有一些人比方说有早期腺肌症或者由于腺肌症导致子宫增大而产生严重痛经,那么这种含激素的宫内节育器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它现在在避孕节育以外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被妇科大夫所接受,在临床上用作妇科疾病的治疗。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宫内节育器的研制,大家也希望维持一个高效的避孕效果的同时,希望想尽各种办法减轻它的副反应,这样会有更多妇女接受这种长效可逆的避孕方法。

妇产科在线:刚才您也提到了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解决脱落的问题吗?
李坚教授:这是临床常见的现象,有些人生产后出现宫口松,有些人子宫偏大,胖瘦不同的人子宫的形状和宫腔的大小都不一样,会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出现。有些人由于月经量增多,放到宫腔里的宫内节育器,会产生下移或脱落,针对这种状况,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是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所以需要专业的医生来进行咨询指导,帮助妇女选择适合自己的宫内节育器。有些人宫腔比较大、宫口比较松,容易产生脱落的妇女就可以选择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减少脱落的几率。
妇产科在线:谢谢李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