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脏器脱垂概念
盆腔脏器脱垂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盆腔器官主要包括子宫、阴道、膀胱、尿道及直肠,由于盆底肌肉、筋膜及子宫韧带的支持作用,使它们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因各种原因(如生育、手术损伤、激素异常变化等)导致盆底支撑组织的损伤或缺损,在地心吸引力的作用下出现盆腔器官移位的现象,称为盆腔脏器脱垂(POP)。包括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阴道顶端脱垂等等。重患者可自觉有阴道块状物脱出,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并伴有排便、排尿困难或不同程度的尿失禁;且暴露在外的宫颈或阴道壁长期与衣裤摩擦,可导致局部宫颈或阴道壁出现溃疡、出血、阴道壁粘膜增生变硬失去弹性等,继发感染后还会产生脓性分泌物。
早在1978年,我国卫生部就规定对子宫脱垂、尿瘘的患者给予免费治疗,这足以说明盆腔脏器脱垂是一个多发的常见病、对广大妇女健康影响大,也说明我国党和政对广大妇女健康非常重视。我国在盆腔脏器脱垂方面开展了众多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这种疾病也有了新的认识,尤其近20年来,我们致力于盆腔脏器脱垂手术的研究,在新式经阴道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方法上取得较大进展。
新式经阴道盆腔脏器脱垂手术特点
手术后能达到的效果包括:使盆腔脏器脱垂(子宫脱垂、膀胱膨出、直肠膨出)恢复到正常位置;保证阴道直径3cm;全阴道长度10cm以上;满足性生活;满足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及阴道手术。主要手术理念就是将通过“全阴道紧固、阴道阻隔”将脱垂脏器 “托上去”,通过重建解剖而恢复功能,,这种手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种手术方法就适合于各种类型的盆腔脏器脱垂,以及子宫切除后的阴道顶脱垂、手术后失败复发的盆腔脏器脱垂。
新式经阴道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是利用阴道这一天然孔道实施,手术具有简单易行、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不使用腹腔镜和网片,集经济实用为一体,符合微创观念等众多优势,适合广大基层医院开展,符合中国特色。
新式经阴道盆腔脏器脱垂手术要点
新式经阴道盆腔脏器脱垂手术以阴式手术为基础,首先,与“骶棘韧带固定术”“骶骨固定术”等各种悬吊、固定的手术思路不同,此种术式将“吊上去”改为“托上去”,以达到“解剖复位、功能复位和保留子宫”之目的。
手术要点如下:
1) 通过水垫分离间隙:由于脱垂的子宫位置下移常常会引起膀胱宫颈间隙、膀胱阴道间隙等解剖关系变化,使用水分离法不仅能够迅速找到间隙、减少损伤,水垫中加入肾上腺素还能够达到减少出血目的;
2) 在阴道前壁,从尿道下沟到前穹隆纵切开,扩大分离间隙,两侧达耻骨弓降支水平,降脱垂的膀胱完全从阴道壁上分离下来,由于POP最常见为膀胱膨出,而膀胱膨出最常见的原因为中央型缺陷和阴道旁缺陷,只有这样才能使脱垂的膀胱重新复位而保证修补效果;
3) 在阴道前壁进行修补前应在尿道中段近膀胱颈处,经两侧耻骨弓降支水平进行“U”字缝合以达到支撑目的(也可防治压力性尿失禁),同时能够更好固定脱垂的膀胱;
4) 前壁缝合采用所谓“反桥式”,分两层将切开的阴道壁外翻缝合,后壁的修补缝合应与前壁配合进行,目的是更好的将阴道顶部复位,同时利用中线处的缝线瘢痕为阴道前后壁提供有力支撑,这与很多学者提出的“桥式”修补理念异曲同工,但更牢固。
患者术后阴道长度与传统术式相比更加满意。且新式经阴道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无需各类补片材料,也不需要特殊的手术器械,有一定阴式手术经验(尤其是阴式补瘘手术经验)者易于掌握,经济实用且疗效肯定,适合基层医院广泛推广采用。
新式经阴道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注意事项
首先,应严格遵循手术原则,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另外,在做手术前,要做充分的阴道准备,比如绝经后的女性,术前需进行阴道雌激素准备2周,一些患者术前有合并症,如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的患者,还有阴道炎症等,需先行治疗这些疾病,然后再进行手术,以防止一些并发症的发生。而对于阴道顶脱垂或曾经做盆腔脏器脱垂手术失败的患者,术者要充分考虑肠道损伤问题,因为术中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就是膀胱和肠道。手术中,术者应全身心集中,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最重要的就是,将微创理念即以最小的创伤获取最佳的医疗效果贯穿手术全程。
【专家简介】宋磊,医学博士,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世界华人妇产科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医疗安全与健康保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科微创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阴式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妇产科临床》、《现代妇产科进展》、《国际妇产科杂志》(中文版)等杂志编委。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专家审阅后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