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福建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福建省围产保健协作组联合主办,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中卫融康承办,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协办的海丝核心区妇儿医学国际培训班暨海丝核心区围产医学新进展及产科危重症培训班圆满落幕。大会除了有精彩的学术报告外,还在12月7日设有专科建设分会场和围产高级技能训练营。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媒体支持,为您报道现场实况。
学术讲座
萧庆华教授:分子生物医学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萧庆华教授首先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背景。他讲到,产前诊断实验室技术包括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和次世代基因定序,侵入性产前诊断测试技术包括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绒毛膜绒毛取样、羊膜穿刺术和脐带血取样。针对各项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具体表现,萧教授结合图像与自身经验进行详细解读,强调了临床上使用这些技术的注意事项并给出有关建议。最后,他分享了几个案例,对各项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更加详细地阐述。
林建华教授: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抗凝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林建华教授讲到,妊娠合并心脏病分为结构性心脏病、功能性心脏病和妊娠特有心脏病三大类,孕期抗凝不佳可能引起静脉性栓塞、动脉性栓塞、毛细血管性血栓——微血栓、特殊部位血栓等。在介绍了各种高危因素后,她结合国内外多个指南,继续解读抗凝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不同药物的作用位点、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和选择依据。她表示,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可用于血栓的预防和治疗,华法林可用于心脏换瓣术后血栓预防和辅助血栓治疗,阿司匹林可用于高凝高危人群的预防和辅助血栓治疗。
张建平教授:宫颈环扎术的争议与体会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张建平教授介绍,宫颈机能不全是指妊娠中期无宫缩或(和)无分娩发动,其临床诊断仍缺乏客观的金标准,其处理的主要手段是宫颈环扎术。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宫颈环扎术可分为择期宫颈环扎术(病史指征)、应激性宫颈环扎术(超声指征)及紧急宫颈环扎术(体检指征)3种。针对各类环扎术的争议之处,张教授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体会。他表示,临床医生必须充分评估患者情况,了解病史并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注意术中操作及术后监测,这是提高紧急宫颈环扎术成功率的关键。
李力教授:铁与母婴健康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李力教授介绍了铁缺乏对母婴健康的不良影响:可能导致母体身体机能下降,抑制泌乳和可能引发抑郁症,同时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早产/死亡率增加。她指出,体内缺铁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储存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和缺铁性贫血。而目前我国孕产妇缺铁现象仍较为严重,重视度不足,补铁标准依然有差异。基于我国现状,根据妊娠期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结合调研数据,李教授提出了孕期补铁相关策略。
王志坚教授:子宫前壁部分切除在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王志坚教授通过分享具体案例和手术视频,介绍了子宫前壁部分切除及修复术式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或不伴胎盘植入)及疤痕子宫不全子宫破裂中的应用,并详细阐述术中处理的关键点,包括:(1)选择纵切口开腹充分暴露术野;(2)先下推膀胱是关键步骤之一;(3)选择子宫切口应尽量避开胎盘,无法避开,则选择胎盘相对薄弱并易取出胎儿的子宫前壁部位切开子宫,胎盘打洞取出胎儿;(4)将子宫提出腹腔,于宫颈内口水平用导尿管捆扎子宫下段的血管;(5)切除子宫前壁胎盘植入或薄弱部分,处理子宫腔内残留的胎盘组织,检查宫腔内出血点并进行细致缝合结扎。通过上述处理,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并可完好保留子宫,操作相对简单,具有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经验的医生均能掌握,为凶险性前置胎盘保留子宫手术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陈豪教授: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2版)部分解读
福建省立医院陈豪教授就妊娠甲状腺生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筛查和胎儿甲亢几方面内容展开讲解。她介绍,孕早期母体甲状腺素(T4)可通过胎盘向胚胎运输,孕20周前母体甲状腺激素不足者,胎儿智力会受到不良影响。随后她依次解读了甲减、甲亢的常见病因、分型、诊断、对妊娠母儿的影响和治疗策略。对于甲状腺功能筛查,她强调TSH是甲状腺功能异常最敏感的指标,对胎儿甲亢的诊断可依靠心率监测和B超检查。
陈强教授: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及围产期管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陈强教授从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咨询讲起,并依据《中国心脏出生缺陷围产期诊断和临床评估处置专家共识》,展示了胎儿心脏缺陷分型分层远期预后危险度评分系统。随后他在该评分系统的基础上,依次介绍了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完整)、大动脉转位、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中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等多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要点和分级。
闭幕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丽红教授主持闭幕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黄惠娟教授闭幕总结
福建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杨斌教授闭幕总结
福建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蔡文红教授闭幕致辞
主持风采
精彩花絮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专科建设分会场
宫露霞副秘书长:“以等级评审为契机 全面提升医院运行综合品质--目标与路线”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宫露霞副秘书长以等级评审为契机,全面提升医院运行综合品质为主题,从目标确立与目标建设两个方面为我们带来了精彩演讲。她详细阐述了等级评审对医院发展的作用、医院综合品质与业务的顺利运行以及三级专向与优势专科的关系。在目标确立上,提出以综合品质评价体系为具体建设目标,对服务方式、业务内容、技术规范、医疗环境、人员素质、绩效管理等评价指标提倡用运筹学方法论系统地分类各类目标。在目标建设上,采取以“基础和硬件建设”、“医院系统化建设”、“等级评审”、“优势专科建设”四位一体的方式完成建设任务,提高医院品质建设,从而促进医院学科体系建设。
孙允高首席研究员:“核心竞争力:业务建设策略—三大部结构优化与优势专科建设”
医网中心首席研究员孙允高教授围绕妇女保健部、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这三大部的业务结构优化与重点专科选择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提出在业务结构优化上,立足现状,节约业务建设成本、优化业务建设结构,将关联性业务转化为专科。在重点专科选择上,坚持独立、专业、绝对优势的原则,升级原有业务,重点建设新专科,升级技术规范,规范专科建设与运行条件。并且指出从目标到落地,意愿、目标、规划、实施计划等每个环节需要预先周密计划,填补缺项,提高技术水平,发展优势专科建设,从而提高医院品质建设与学科建设,确保医院业务结构清晰、技术规范升级、医院优势突增、社会认可增加、医护职业发展。
主持&花絮
围产高级技能实操训练营
新生儿复苏会场
新生儿复苏高级技能实操培训由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专家、新生儿复苏项目国家级师资杨斌、林云峰带队,产科医生邱丽茵副主任、助产士林雪凤、卞燕作为配合助手组成团队进行培训。首先是林云峰、邱丽英、林雪凤、卞燕作为师资团队通过现场模拟演练羊水胎粪污染以及早产儿复苏。
学员观摩
演练中为增加真实性,增强实战效果。组织配备全套辐射床、T组合器等复苏设备,实时计时,由一名师资通过手机远程控制患儿的生命征,力求全面真实模拟在产房抢救新生儿,充分展示新生儿复苏抢救“黄金一分钟”的生死时速。为了最大化取得培训效果,通过视频传导,将具体细节操作投影与显示屏,师资及学员不但能够看到整体团队配合,也能够通过视频清晰看到具体具体操作,避免了以往培训只有前排学员能够看到细节的弊端。
师资演练后进行学员分组,每批四人进行团队新生儿复苏,学员操作完毕,师资进行实时点评,纠正学员动作、配合以及抢救意识方便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手把手教学,确保复苏过程流畅,学员们也通过现场教学,领会到团队配合的关键以及动作要领。
学员模拟操作
师资实时记录并指导学员
培训最后,杨斌主任总结了新生儿复苏项目的培训历程,并点评了今天分组学员的操作,对有些技术要领再次进行现场教学,学员们热情洋溢,再次围成巨大包围圈,生怕漏过细节。这次实操培训,不管从组织,还有设备配置,人员配置等,都做出了很大的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员们也纷纷表示收获巨大,希望有更多机会现场教学,以填补以前培训的缺失。
杨斌主任总结
会场掠影
宫颈环扎 臀位外倒转会场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潘勉教授首先结合自身经验和临床实践情况对宫颈援救性环扎术进行概述,随后结合手术视频直观介绍了宫口扩张的紧急宫颈环扎术的要点和规范操作,对如何还纳水囊和还原宫颈阴道部做了详细讲解,同时强调对实施援救性宫颈环扎病例的选择、评估及治疗的个体化。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郑亮慧副主任医师,结合国外指南及文献,介绍了外倒转术的背景、禁忌症、对病人的好处、风险等。她还结合视频、动画、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外倒转术的流程、操作技巧、手术难点、应对方式、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强调开展新技术,需要制度先行、培训先行,院内及科室做好技术准入,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应急预案。来自兄弟医院的产科医师们表示“干货满满”,有了理论基础结合实操培训,为规范开展外倒转术打下了基础。
在此后的操作环节中,潘教授与郑亮慧副主任医师认真教学,帮助学员在实操中规范操作,耐心解答学员们的疑惑不解,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在场学员均表示受益匪浅。
学员认真听讲
潘教授指导学员
郑医生指导学员
学员练习操作
会场掠影
产钳助产会场
本次产钳模拟培训干货满满,成为各位参会学员心驰神往的会场。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刘照贞主任医师、李丽英主任医师、陈丽春主任医师进行理论授课后,产钳操作课程如火如荼地展开。小班化教学模式极大程度地保证了教学的质量,三位导师耐心授课讲解,在模型上演示操作步骤及要领,并让学员亲自上手操作,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及纠正。学员们近距离地观摩了每位导师的操作,并使每个人都有了操作练习的机会,在与导师的面对面交流中切磋了技艺,掌握了要领。通过这次实训,学员们从理论到实践,对产钳助产有关知识有所掌握,有助于带动妇产科临床诊治能力的整体提高。
学员认真听讲
三位导师指导学员操作产钳
会场掠影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