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是生殖科学与医学领域最受瞩目的盛会。受2020年全球疫情的影响,考虑到与会者的安全问题,第36届ESHRE年会于7月5日-8日以线上会议的形式进行。包括会前会在内,为期4天的会议涵盖了IVF实验室相关问题、大数据在生殖医学领域的应用、ART的相关争议、反复种植失败的相关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表观遗传学、生育力保护等生殖医学领域的热点内容。
妇产科在线携手雅培(Abbott)邀请到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妇产科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全军优生优育技术研究所主任王晓红教授针对ESHRE大会中关于ART胚胎移植的学术精粹与全球大数据进行总结分享,让各位同道能够通过专家的视角在第一时间掌握领域内的学术热点与最新进展。
Geoffrey David Adamson教授:2016年ICMART全球(数据)初步报告
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生殖内分泌与不孕中心的Adamson教授给大家分享了2016年ICMART的全球数据。ICMART全称为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monitoring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国际辅助生殖技术监督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的组织。该组织自1991年开始收集全球范围内的ART数据,以便为辅助生殖的科学研究提供客观丰富的临床数据。随着今年中国也加入ICMART,委员会得以获取中国各个地区的ART数据,使得ICMART数据全球化迈出了很大的一步。2017年ICMART发表了关于不孕症和生育治疗的国际通用术语,为今后其全球临床数据收集同步统一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ICMART总共收集了ART 1882018个周期的数据,较2015年增加了9.3%。这些数据大部分是来自日本、美国、西班牙、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等国家。全球来看,欧洲和亚洲的周期数增长较为明显。在1882018个ART周期中,分娩率约为17.4%(328885/1882018),分娩率较2015年下降了2.4%,这可能与胚胎移植数减少和多胎率下降有关。全胚冷冻周期除日本较2015年增加了11%之外,其余国家均在减少(全球数据全胚冷冻周期约下降4.2%),这可能与全球范围内全胚冷冻周期数未完整上报有关。
另外,在今年ICMART发表的2016年中国ART回顾报告中,从31个省的445个生殖中心收集的周期数据显示,2016年共进行了161376个IUI周期,906840个IVF/ICSI/FET/PGT周期。其中IVF周期分娩率为18.7%,ICSI周期分娩率为16.7%,FET周期分娩率为37.6%,PGT周期妊娠率为29.7%。双胎分娩中IVF周期率为27.9%,ICSI周期为27.2%,FET周期为24.2%和PGT周期为4.2%。比较中国与全球其余国家的数据发现,中国FET周期的分娩率和ART周期双胎率较其余国家较高,PGT周期分娩率较低,IVF新生儿占全体新生儿比例较高,其它周期数据比率较为相似。
Osamu Ishihara教授:单胚胎移植在全球远景和区域异同
来自日本埼玉医科大学妇产科系的Osamu Ishihara教授带来了题为“单胚胎移植在全球远景和区域异同”的报告。单胚胎移植对ART妊娠结局在减少妊娠合并症、降低早产率和低体重儿出生率方面上的改善是有利的。分析ICMART2003年到2014年的周期数据发现,全球新鲜周期的多胎率妊娠从26.6%下降至16.7%,FET周期的多胎率也从17.8%下降至10.3%,但每个国家间的差异很大。全球数据显示,单胚胎移植率和多胎妊娠率呈负相关。通过对日本、澳大利亚和瑞士等数个国家的独立数据分析显示,部分国家单胚胎移植率都在逐年上升,2014年某些国家和地区新鲜周期中的单胚胎移植率甚至达到80%。但全球范围内仍有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单胚胎移植率处于中低水平。对这些国家的医疗体系分析提示,有公共医疗介入支持的试管周期更有利于实现单胚胎移植的选择。
Abha Maheshwari博士:全胚冷冻或新鲜移植?
来自英国阿伯丁大学的AbhaMaheshwari博士带来了题为“选择性全胚冷冻或新鲜移植?”的报告。自冷冻胚胎技术成熟以来,“是否进行全胚冷冻或新鲜周期移植移植?二者是否具有相同的临床结局?治疗费用多少?以及患者、医生和社会的接受度如何?”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Ahab Maheshwari博士和她的团队收集了18个中心的实验数据,就患者意愿这一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提示约60%的夫妇在了解到冷冻胚胎移植和新鲜周期移植具有相似的妊娠率时同意接受选择性全胚冷冻。同时,研究还发现除了前一ART周期失败延续的消极态度之外,并无其它明显影响是否选择冷冻胚胎策略的预测因素。最后,Ahab Maheshwari博士提到该研究关于两个移植策略的远期妊娠结局分析尚未完善,后续他们将继续跟踪收集两种移植策略出生的子代发育情况,以作进一步的分析报道。
本次会议中,我国专家学者们带领其团队积极参与,成绩斐然,共入选12场口头报告,其中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李伟教授在会前会带来《以“不平衡”来平衡胚胎发育》的精彩授课。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多家医院的生殖医学专家携其团队发表共计63张电子壁报。这些成果能够在ESHRE年会上展示,代表着我国生殖医学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取得的先进成果。我们正走在生殖医学的前沿,我们还将继续向前,始耕不辍,期待明年有更多中国声音、中国成绩展现在世界面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伟教授授课中
胡凯伦博士: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高抗苗勒管激素水平与早产相关
来自中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的胡凯伦博士带来了题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高抗苗勒管激素水平与早产相关”的报告。本研究共收集了25165个周期(包括10718个新鲜移植周期和14447个冷冻周期)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整个队列研究中,早产患者和足月生产患者的AMH水平并无差异。但在PCOS患者中,早产患者AMH水平明显高于足月生产患者(9.3ng/ml vs 6.9ng/ml, P<0.01),且进一步分析矫正年龄、BMI和移植胚胎数等因素后的统计结果提示,发生早产的PCOS患者AMH水平绝大部分高于9.75ng/ml;而在FET周期中发生早产的PCOS患者AMH水平甚至更高(>10.10ng/ml)。另外研究还发现,分娩相关并发症和婴儿性别(男)是PCOS患者早产的高危因素。但AMH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和子痫前期无关联。胡博士同时也指出由于该研究是回顾性分析,研究中有些患者存在重复IVF失败,在AMH检测超过1年后才获得妊娠,因此部分患者缺少当个成功妊娠周期的AMH数据,这可能造成一定的实验结果偏倚,仍需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P-367:冻融胚胎移植激素替代治疗周期后,孕酮水平偏低的患者使用地屈孕酮+阴道黄体酮,同时将胚胎移植推迟,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来自法国的Cedrin - Durnerin医生及其团队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前瞻性地收集了249个FET周期数据,随后他们对这些数据进行回顾分析并得出此篇报告。依据该中心此前的ROC分析结果,血清孕酮(P)水平为11ng/mL时,活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最高。研究在晚间(D0)给予患者阴道用微粒化黄体酮(MVP)400 mg BID,次日(D1)检测血清P值。P>11ng/mL时,则根据胚胎冷冻保存阶段的不同,在D2、D3或D5进行胚胎移植。P<11ng/mL时,则给予MVP 400mg BID+地屈孕酮 10mg TID,FET延迟1天。
结论:在世界范围内,一些ART团队的研究表明,在激素替代方案的解冻胚胎移植周期中,无论是胚胎移植周期的早期、胚胎移植当天或胚胎移植周期的晚期,低血清孕酮水平与低持续妊娠率及低活产率显著相关。在我们中心,低血清孕酮水平或可导致出生率降低一半。
我们的研究表明,加用口服孕酮,例如:为孕酮水平低的患者在开始黄体支持的第一天使用地屈孕酮+阴道微粒化黄体酮,并将胚胎移植时间推迟1天,可以纠正低孕酮造成的不良结局,并使其持续妊娠率达到与孕酮正常患者相当的水平。这种治疗方案简单、耐受性好,并且不需要进一步控制孕酮水平,因为地屈孕酮不影响血清孕酮的测定。
P-709:IVF-ICSI周期口服地屈孕酮与阴道用微粒化黄体酮用于黄体支持的比较研究
来自印度的Jindal Prakash Chand医生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前瞻性试验,纳入60例接受控制性促排卵方案,新鲜周期IVF-ICSI治疗的不孕妇女(原文未说明具体促排方案)。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口服地屈孕酮10mg TID,B组使用阴道用微粒化黄体酮400mg BID。结果显示,两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流产率相同。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移植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也相似。此外,调查中也未观察到患者口服用药后的不适。
结论:总之,口服地屈孕酮避免了阴道用药的常见不良反应,而其系统耐受性与阴道微粒化黄体酮无差异。
见于在世界范围内女性更偏好口服药物,地屈孕酮可能替代阴道微粒化黄体酮成为鲜胚移植周期黄体支持的新标准。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妇产科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全军优生优育技术研究所主任。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7余年,专注于生殖医学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工作及相关基础研究20年。目前承担国家、军队及省级科研课题共7项,科研总经费800余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15篇。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妇幼健康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荣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