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敏芳

1、妇产科在线:陶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妇产科在线的采访。情绪障碍是围绝经期女性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有焦虑、抑郁等,请您谈一下引起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临床应该如何进行干预治疗?


陶敏芳教授:情绪障碍是影响人类健康很重要的一个症状,对于更年期女性,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患者原来就有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等,甚至存在精神性疾病;第二,以前身体健康,进入更年期之后随着卵巢功能的减退,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出现更年期综合征,其中就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


我们妇科医生所关注的一般是绝经相关的问题,既往的焦虑和抑郁等需要精神科医生的管理。绝经期相关的情绪问题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有关,因此需要判断卵巢功能状况是在绝经前期、绝经早期、还是绝经晚期。在明确诊断之后,可以采用激素补充治疗,在改善患者情绪的同时,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对于存在雌激素治疗禁忌症的患者,可以选择非激素类药物。还有一些症状严重的患者,应用雌激素治疗后依然不能改善情绪问题,建议心理科医生介入。


2、妇产科在线:围绝经期女性往往还存在睡眠问题,包括睡眠障碍等常见症状。请您谈一下在临床工作中如何评估和诊断围绝经期睡眠障碍,以及如何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陶敏芳教授:上海的一些研究显示,30%的围绝经期女性会出现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表现有入睡困难、易醒、睡眠质量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等。睡眠障碍也可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因此是围绝经期女性管理的重要部分。睡眠障碍的评价标准很多,现在可以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患者睡眠状况,但是需要特定的场所和设备,对特定人群进行筛查比较困难。我们一般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评分标准,来评估患者的睡眠状况。在量表中区分是睡眠质量不好还是日间功能不好,从而利用不同的助眠方法来改善睡眠状况。国外一般采用5分的标准,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果<8分,可不予干预;>8分,给予干预。干预措施非药物治疗,如包括改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等;药物治疗包括绝经雌激素治疗和助眠药物等


3、妇产科在线:上面我们谈到,激素替代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水平,但是受到经济、认知、学历等因素影响,很多患者甚至包括一些临床医生,对绝经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都不是很了解,请您谈一下目前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在国内的应用情况以及临床应用当中存在的问题。


陶敏芳教授:与妇科的其他治疗相比较,国内关注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较晚。西方国家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启用激素治疗,那时我们的国家还在关注的是吃饱和穿暖问题,我国围绝经期保健起步晚了大概20年,这就意味着医患对围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存在一定的误区和盲点,需要通过科学普及以及专业人员的指导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医务人员的专职服务能力。


当前,围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主要存在四大误区:


第一,认为激素补充治疗会致癌。在本届东方论坛绝经分论坛上,郁琦教授介绍了国内外指南对这个问题明确的说法,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的吴洁教授针对绝经激素补充治疗以及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生也做了很好的解读。现在达成的共识是: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是绝经雌激素治疗的禁忌症,但规范雌激素治疗不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也不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其他一些恶性肿瘤与激素治疗的风险也缺乏研究的依据。所以,绝经激素补充治疗会致癌这一误区需要进行纠正。


第二,激素替代治疗会导致发胖。这是由于大家对“激素”认识的不足造成的。我们人体内有很多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等等。而老百姓了解的与肥胖相关的激素是糖皮质激素,会造成向心性肥胖、多毛等,因此属于对糖皮质激素的定义不明确所导致的认知偏差,糖皮质激素与雌孕激素是两个不同的种类的激素,引起人体发胖的激素是糖皮质激素。


第三,对更年期顺其自然。更年期确实是人生一个自然时期。老百姓认为,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就不吃药,因此对绝经雌激素治疗产生抵抗。首先应该正确了解更年期出现改变对未来健康的影响。更年期早期可以出现潮热、盗汗、情绪障碍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后还会会产生一系列器质性变化,包括泌尿系统疾病、骨量的丢失造成骨质疏松、骨折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些因此在绝经10年以内,年龄60岁以内,器官还没完全出现严重改变以前,尽早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利大于弊,不能顺其自然。


第四,关于激素替代治疗药物价格问题。其实现在大多数激素替代治疗的药物都纳入了医保,价格也不是很贵。


以上就是绝经激素治疗的误区,希望大家不断学习、正确理解绝经激素替代治疗的好处。


4、妇产科在线:针对更年期患者,许多医院设立了单独的更年期门诊,您认为更年期门诊与普通妇科门诊相比,具有怎样的意义和特色,目前国内更年期门诊的总体设置情况如何?未来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开展?


陶敏芳教授:近十几年来,随着国际上对绝经激素替代治疗地位的确立,国内经济文化的提升,女性对绝经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更年期门诊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临床医生为了满足女性对更年期保健的需求开设了更年期门诊。更年期门诊在设施和配置方面与普通妇科大致相同,有诊室、专职医生、相应的检查等。但是更年期门诊同普通的妇科门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主要在于更年期门诊具有治未病的作用,因此更年期门诊医生除了有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应该具备一些慢病的基础知识,如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等;另外更年期的健康问题涉及多学科,因此还需要有一些健康评估量表。最后医生还需要有科普意识,告诉更年期妇女应该在绝经之后,患者还没有发生泌尿生殖道症状、骨质酥松、心脑血管疾病之前,及时给予干预,获益大于风险。


对于更年期门诊未来的发展,以下三个方面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工作方向:


第一,对医生来说,需要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情绪问题、骨质酥松、心脑血管疾病等,妇产科医生在这些方面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缺乏,需要进行培训。在本次东方论坛会议中,我们就组织了多学科的专家对此进行教育和学习。


第二,多学科的团队。如果发生了乳腺癌,需要外科医生手术治疗,如果发生骨质疏松导致骨折,需要骨科医生治疗。


第三,需要科学普及,如绝经10年以后再治疗就来不及了,科普是更年期门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绝经学组邹世恩教授和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的吴洁教授,经常利用现代的传播手段如抖音和快手为老百姓进行科普宣传。

第四,要做专项的临床研究,绝经激素替代治疗在国内和国外应用上存在很大的区别,国内的使用率在4%以下,国外超过40%。


更年期门诊主要服务于更年期女性,是防止和延缓更年期女性器官老化的哨点,越来越受到重视。2018年,国家卫健委设立了第一批国家级更年期特色专科门诊,全国16个医院获得更年期特色专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成为第一批、也是上海唯一一个特色更年期特色保健专科,今年又启动了第二批。我衷心希望上海能有两家更年期特色保健门诊,引领上海市更年期保健门诊做得更加专业化、科普化、精细化,使更多的更年期女性获益。


【专家简介】陶敏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兼任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内分泌分会常委,上海母婴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组长、上海生殖健康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优生优育科学协会副会长、上海医院协会医保专委会副主委。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SCI收录30余篇,在menopause 、scientific reports、 Climacteric、 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基于中国人群的更年期综合防治策略的建立与推广项目》获2017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承担国家级、上海市科委、卫计委、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课题等二十余项。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专家审阅后发布,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