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在病因诊断过程中需要针对性进行一系列的筛查。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延后,复发性流产发生率有所增加,这一问题愈发值得关注。早产在产科领域中也是一个病因非常复杂的疾病,其可能与许多医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关。由于早产儿各脏器发育未成熟,出生后很难适应外界生活,常发生许多危及生命的问题。复发性流产及早产的诊治均是当前产科领域的难点,为提高对复发性流产、早产及母胎医学的诊治水平,加强妇产科同道们的学术交流,由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医师分会、广东省健康教育协会妇产科健康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张建平教授承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18届全国女性生殖免疫及相关疾病学习班” 于今日在广州开幕。
为了使更多妇产科同道能够参与继续教育学习,本次会议采取了线上直播+线下会议同步开展的形式,邀请到国内生殖免疫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围绕女性生殖免疫、早产等方面的热点、疑难问题等进行专题授课,此外,会议还特设了病例分享与专家点评环节,旨在更加深入的剖析女性生殖免疫与早产相关的临床问题,使参与会议的同道们能将所学内容学以致用。截止会议结束,线上观看人数已超4.6万。
开幕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陈慧医生主持开幕式
大会主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张建平教授致辞
大会主席张建平教授在开幕式致辞。张教授表示,全国女性生殖免疫及相关疾病学习班自办班以来一直致力于复发性流产和早产的诊治培训,经过18年来的交流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和广大妇产科同道们的支持,复发性流产与早产的发病机制和诊治方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随着诊治方法取得进展的同时,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临床中对于不同的诊治方法也存在一些争议,因此,推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学习班努力的方向。为了规范复发性流产的诊治,加强学术交流,我们成立了华南生殖免疫诊治联盟,希望各位同道们可以积极参与。
专题报告
陈子江教授:PGT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复杂多样,遗传因素是众多病因因素之一。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 PGT的应用可避免遗传相关疾病的发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和关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陈子江教授就复发性流产的遗传因素进行了相关探讨,并详尽地介绍了PGT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PGT从检测内容的角度分为三个子类:PGT-A、PGT-M、PGT-SR,其分别对应不同的适应症。例如,PGT-A主要针对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适用于女方高龄(38岁及以上)、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等。PGT-A在iRPL患者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显示,染色体异常可能不是iRPL患者的唯一病因;经PGT-A助孕可能提高iRPL患者的活产率;女性年龄是影响胚胎染色体的重要因素。
张建平教授:低分子肝素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与监测
血栓前状态是复发性流产(RSA)重要的原因之一, LMWH在妇产生殖领域的主要用于血栓前状态(PTS)、抗磷脂综合征(APS)和自身免疫疾病(AID)等因素引起的RSA,其在RSA防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张建平教授介绍了“低分子肝素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与监测”,他指出,针对APS引起的PTS,LMWH可以发挥传统的抗凝作用;使用LMWH进行抗凝治疗,可以预防AID导致的血栓形成,改善妊娠结局;LMWH对滋养细胞的促进作用可能对于URSA患者有益处;但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LMWH的用量为预防剂量和治疗剂量,不同LMWH药物发挥抗凝作用的不同,使用过程中不可随意替换。
李大金教授:复发性流产的免疫学研究
妊娠是一种同种异体移植,胚胎作为同种异体移植物不被母体免疫排斥是免疫学原理的唯一例外。复发性流产(RSA)则意味着母体免疫排斥胚胎抗原,其原因少数为内分泌、染色体异常及生殖道发育异常或占位性病变等,而原因不明者占80%以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李大金教授首先通过母胎免疫界面滋养细胞、蜕膜NK细胞以及T细胞的作用阐释了母胎免疫界面的变化与Th1、Th2型免疫优势与流产的关系。随后,通过复发性流产的概念、复发性流产的免疫流行病学、复发性流产的免疫病因学、复发性流产的免疫学诊断及免疫学治疗等对复发性流产的免疫学研究所取得的进展给予了详细讲解。
赵爱民教授:复发性流产诊治策略及有关问题的思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赵爱民教授分享了“复发性流产诊治策略及有关问题的思考”。关于流产是否需要治疗,赵爱民教授认为,对于有一次流产史的患者无需过度干预,其再次妊娠的成功率较高,对于有两次以上流产史的患者则需要一定的医疗干预,此类患者存在较高的再发流产的风险。赵教授总结了目前临床中存在的诸多诊治问题,他强调,RSA是一种同种免疫病,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诊断时应考虑排除性诊断;RSA的治疗存在药物滥用的现状,对于同种免疫型RSA的主动免疫治疗,应关注治疗指征、疗效和潜在的风险,同时应严格规范免疫制剂的应用。
吴小华教授: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疗进展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吴小华教授从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定义、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新标准、子宫内膜炎的治疗进展结合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的诊疗经验分享了临床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疗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目前慢性子宫内膜炎(CE)常用的诊断包括组织病理学、宫腔镜、病原微生物检测等,其中仍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CE的治疗可能需要多疗程,基于微生物培养基础上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治愈或改善CE,并能明显改善CE患者的妊娠结局。经治疗后宫腔镜检查仍提示CE存在,即使微生物培养阴性,妊娠结局仍较差。虽然目前子宫内膜炎的诊治已经取得诸多进展,但组织学诊断如何量化、缺乏微生物病原学诊断引起的抗生素选择问题以及宫腔镜检查的治疗价值如何均是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门剑龙教授:凝血紊乱的炎性机制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门剑龙教授介绍了凝血紊乱的两大表现,包括稳定的生理性止血和放大的病理性血栓,并从参与血液凝固的各个系统逐一阐述了“凝血紊乱的炎性机制”。门教授指出,炎性病变可导致不同病理机制下的凝血紊乱;炎症因子可作用于血管内皮、凝血、抗凝血系统,并能从表观遗传学层面促进凝血活化;凝血紊乱会导致凝血酶大量生成,加重炎性疾病的过程;对于重症感染、血管损伤、变应性炎症,需要综合评估后治疗。
罗颂平教授:复发性流产免疫异常的中医诊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颂平教授分享了复发性流产免疫异常的中医诊治观点。中医古籍中,早期流产称为“堕胎”,晚期流产称为“小产”,复发性流产称为“数堕胎”、“滑胎”。中医认为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病机为其母有疾以胎动,胎有不牢固以疾母,也就是母有疾与胎元不健。导致滑胎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因此,中医复发性流产的防治原则为“预培其损”,即在孕前辩病与辩证结合,采取补虚与攻实的治疗方法;在孕后治病与安胎并举。辩证论治是中医特色,中医周期疗法、药食配合、孕前预防与孕后安胎等均有助于提高疗效。
陈敦金教授:远离感染—降低早产发生率
早产是影响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国际上对于早产也越来越重视。由于早产定义的下限值不一,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也有所差距,发达国家早产的发生率为6%~11%,我国的发生率为7%~15%。早产按照孕周分为极早早产、早早产、中度早产和晚期早产,导致其发生的原因众多,感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羊膜腔感染在所有妊娠中发病率0.5%~2%,在胎膜早破或自然分娩的早产儿中并发率达40%-7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敦金教授重点介绍了羊膜腔感染的发病率、高危因素、诊治方法以及终止妊娠时机,他强调,感染的防治尤为重要,应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针对孕妇的高危因素进行靶点干预,产后对早产儿随访与指导。
刘欣燕教授:复发性流产的诊治进展
北京协和医院刘欣燕教授从复发性流产的定义与流行病学、病因研究、非免疫因素筛查、免疫相关筛查等4个方面展开,介绍了“复发性流产的诊治进展”。复发性流产(RSA)的非免疫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母体因素、感染因素等;免疫因素主要包括自身免疫型即APS和同种免疫型,但即使经过全面评估,仍然有50%的患者不能找的原因。刘教授介绍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免疫表型技术在复发性流产病因研究中的应用,她表示,以上技术方法可能揭示更多复发性流产发病的分子机制,免疫调节剂或操纵先天免疫过程也可能为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刘兴会教授:紧急宫颈环扎术“是”与“非”
我国新生儿的主要死因为早产并发症、产时事件和先天畸形三大方面的因素导致。早产的发生有70%是自发性,30%为医源性。紧急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导致的早产的治疗方法之一。紧急宫颈环扎术分为三种:紧急宫颈环扎术、预防性宫颈环扎术和应急性宫颈环扎术,其应用分别对应不同的指证。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兴会教授指出,对于紧急宫颈环扎术是否有效,目前的争议点主要在于其有效性是否有高质量证据、宫口开大多少可做、双胎是否可做以及多少孕周能做,她结合国内外文献对以上争议问题给出了建议。刘教授认为,紧急宫颈环扎术是可以做的,但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并做好围术期管理。
杨慧霞教授:早产的诊治进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慧霞教授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介绍了早产的诊治进展。她提到,早产不只是足月前分娩,而是一种原因不明综合征。虽然近年来临床对于早产的筛查和干预越来越重视,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并未明显下降。早产原因复杂,其受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影响,为多因素的病理机制导致。感染是导致早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临床医生需要格外关注的问题。杨教授介绍了各种途径的宫内感染与早产的关系,并指出超声检查发现宫颈管缩短可能是宫内感染的一种表现,应警惕无菌性炎症反应的存在。最后,杨教授还根据2020年更新的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讲解了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母体危险因素,以及宫颈环扎术和阴道放置孕激素在预防双胎妊娠早产的价值。
孙丽洲教授:早产的科学防治
江苏省人民医院孙丽洲教授从早产的流行病学、高危人群、风险因素、致病机理、早产预测、预防及治疗等方面对早产的防治进行了全面阐述。其中,关于早产的治疗,孙教授表示,早产的分娩方式抉择是一个难题,尤其对于远离足月(孕周<26周=的早产,分娩方式的选择应与孕妇及家属充分沟通,综合孕龄、胎方位、胎儿数以及胎心监护等情况进行合理判断。她建议,<24孕周者,因孕周过小胎儿发育极不成熟,不良的围产儿结局并不取决于何种分娩方式,建议阴道分娩。>32周,头位的产妇如果没有禁忌证,则阴道分娩。
漆洪波教授:早早产临床处理:10 个问题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漆洪波教授通过宫颈管长度预测、阴道用孕酮指征、宫颈环扎术的应用、宫缩抑制剂的应用、促胎肺成熟、硫酸镁的使用、抗生素的使用、分娩方式等多个问题讲解了早早产应该如何处理。关于宫缩抑制剂的应用,有早产风险者,可短时间采用宫缩抑制剂,但使用时间为持续应用48小时,延长用药不能明显降低早产率,反而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不推荐48小时后的持续宫缩抑制剂治疗。在抗生素的应用方面,生殖道感染与早产的发生有关,但自发性早产且胎膜完整的孕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能延长孕周和改善新生儿结局。
邹丽教授:宫颈环扎术后的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邹丽教授带来了“宫颈环扎术后的管理”。宫颈机能不全(CIC)是复发性中晚期妊娠流产及早产的重要原因,宫颈环扎术是目前CIC的唯一术式和有效方法。但相关研究显示,宫颈环扎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其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败血症、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宫颈处难产等。因此,预防宫颈环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邹教授介绍了宫缩抑制剂、孕激素治疗、其他辅助治疗以及抗生素在术后管理中的应用,并结合多个病例讲解了术后管理的注意事项。
尹爱华教授:遗传性所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进展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尹爱华教授从遗传学的角度荟萃大量文献介绍了染色体异常、相关基因异常、转录调节异常和表观修饰异常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目前RCOG、ESHRE和我国的专家共识均推荐复发性流产夫妇的流产物进行染色体检测。尹教授列举了各项检测技术平台及其优势与局限性,最后,结合多个病例介绍了遗传学检测在复发性流产辅助诊断中的应用,她认为,WES+CNV-seq联合应用是未来一大的发展趋势。
乔宠教授:复发性流产患者需要检测子宫动脉血流阻抗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乔宠教授首先介绍了子宫动脉血流阻抗的基本概念,而后通过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动脉血流阻抗的特点介绍了其在复发性流产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国外研究证实,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动脉血流阻抗显著高于正常女性,因此,应重视对复发性流产女性月经周期及早孕期子宫动脉血流阻抗的检测。对于高子宫动脉血流阻抗值,小剂量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可改善子宫动脉血流阻抗,改善妊娠结局。
赵岩教授:产科APS
北京协和医院赵岩教授通过一个病例引出了产科APS诊治的问题,他认为,产科APS是基于胎停、早产、流产的病理妊娠+aPL持续阳性。产科APS的风险因素包括LAC阳性,多种aPL(尤其三阳)、IgG型aPL、既往病理妊娠、血栓史等,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为aPL导致的胎盘功能受损。对于产科APS的预防和治疗,赵教授指出,推荐使用双抗(LDA+LMWH)仅反复早期流产者可单独用LDA;无血栓风险因素和产前未接受血栓预防治疗者,产后应LMWH预防血栓治疗7-10天,反之,应预防治疗至产后6周。
杨程德教授:抗磷脂综合征标准外的临床和抗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杨程德教授首先回顾了APS检测的历史,而后介绍了APS诊断的临床标准和实验室标准。标准外的产科APS临床表现包括2次不明原因流产、3次不连续流产、孕晚期的子痫前期和胎盘早剥等。其治疗原则为急性期(早期)器官血循环重建,肝素阻断血栓的继续形成;预防血栓再形成的治疗;孕期的治疗。杨教授结合2019版EULAR治疗指南对aPL携带者、血栓型APS、产科APS的临床状况和治疗剂量给予了讲解。
王谢桐教授:产科抗磷脂综合征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解读
山东省立医院王谢桐教授就最新发表的产科抗磷脂综合征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共识中推荐,对于可疑APS患者,建议同时检测LA、aCL和anti- β GP I Ab,以确定血栓形成或产科并发症风险。目前对于标准诊断外的其他aPLs,不推荐进行常规检测。计划妊娠的OAPS患者,建议每天应用LDA50~100mg并维持整个妊娠期。对于常规治疗失败的OAPS、合并SLE或其他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高风险aPLs谱的OAPS,建议在妊娠前开始应用羟氯喹。
戴冽教授:免疫抑制剂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使用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科戴冽教授介绍了“免疫抑制剂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使用”。根据文献报道,风湿免疫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干燥综合征以及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均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HCQ是SLE患者的背景治疗药物,SLE患者一旦确诊,需要终身使用。戴教授结合多个国际指南介绍了风湿免疫病合并RSA的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其中,戴教授指出,结缔组织病合并RSA的患者(包括SLE、干燥综合征、UCTD),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强调HCQ和LDA的使用。
赵久良教授:抗磷脂抗体检测与应用新认识
回顾APS的历史,北京协和医院赵久良教授表示,尽管提出“APS”概念以来已有35年余,临床对其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但大多数问题仍然缺乏循证医学的答案。赵教授逐一讲解了APS的临床定义、OAPS流行病学、OAPS发病机制、OAPS的临床表现,而后介绍了抗磷脂抗体谱检测的各项指标、检测方法及其对产科的意义。最后,根据aPLs的临床应用场景,赵教授列举了抗磷脂抗体检测的适应症及其在血栓事件及病理妊娠中的风险分层作用。
吴振彪教授:风湿免疫与复发性流产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吴振彪教授从自身免疫与妊娠、自身抗体与妊娠、CTD与妊娠、CTD与复发性流产药物选择4个方面对风湿免疫疾病合并复发性流产的诊治给予了详细介绍。他认为,免疫与妊娠关系密切,CTD是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应重视对CTD的筛查、评估和判断,同时关注自身抗体的问题,并合理管控孕前、孕中、产后、哺乳的用药。
病例分享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钟梅教授:复发性流产与染色体异常
天津坤如玛丽妇产医院刘国忠医生:表型正常孕妇反复孕育21三体病例分享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刘庆芝教授:反复性流产MDT病例分享
深圳市人民医院刘冬舟教授:反复发作抽搐20年、病理妊娠3次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张睿教授:产科抗磷脂综合征特殊病例分享
专家点评
主持风采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