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的影响,12月19日至20日,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主办、四川省女医师协会协办的第二届华西生殖论坛暨四川省女医师协会妇科内分泌及辅助生殖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以网络在线的形式举行。本届会议邀请到全国知名的生殖医学、生殖内分泌、生殖遗传、生殖外科、生殖基础研究的专家网络授课,全方位展现生殖医学的前沿发展。妇产科在线作为会议的支持媒体,为大家带来大会的全程报道。
第一部分:开幕致辞
大会主席、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黄薇教授首先发言称,为推动我国妇幼健康事业的发展,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任务,促进西部妇科内分泌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在医院和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在第一届会议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今年总结经验,召开第二届会议,我们有幸邀请到女性健康、生殖医学和妇科内分泌等领域的顶级专家,为大家传道授业解惑。但由于近期疫情的关系,本届会议由线下改为线上举行,更多医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参会学习,这也是我们举办会议的初衷,欢迎各位专家和医生的到来!
四川大学张林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首先对本届会议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人类面临的生殖难题依然错综复杂,这需要我们不忘初心,加强交流与学习,加强合作与协同攻关,更加精准地对接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本届会议专家阵容强大,乔杰院士、黄荷凤院士和陈子江院士等众多顶级妇产科专家都将做专题报告,会议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研究到应用丰富多彩,可以说是十分丰富的“营养大餐”。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瀚旻院长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一所历史悠久、西部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医院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健康中国为主要的发展战略,满足四川省以及西部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近年来医院高度重视妇科内分泌和辅助生殖等专科的发展,感谢以三位院士为代表的我国内分泌生殖领域的专家对医院长期的支持和帮助,医院将把生殖医学作为重要抓手,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王素霞书记发言表示,即将过去的2020年,对广大医务工作者而言是充满挑战、也是值得纪念的一年。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挑战,医院果断担当、坚定自信,圆满完成了援助武汉的光荣任务。在坚决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以辅助生殖技术为代表的临床科研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多项技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省内外女性提供了更高质量的生殖健康保障。相信本届会议将一如既往精彩纷呈,祝愿各位同仁能够在纵论生殖健康新进展、新技术、新知识和新经验中尽情享受一场学术“盛宴”!
四川省女医师协会会长、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陆华教授代表协会热烈欢迎大家来到妇科内分泌及辅助生殖技术专业委员会的线上学术会议。建设健康中国,只有不断提升医务工作者的医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女性生殖健康。尽管今天是周末,但四川省女医师协会女性内分泌和生殖健康的守护者们云集于此,不忘初心,孜孜以求,感谢专委会主任委员黄薇教授及其团队的辛勤付出,感谢各位专家和社会各方对会议的协助与支持,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此外,四川省女医师协会王伟秘书长、龚琴琴副秘书长、赵韬副秘书长也在线上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第二部分:院士主委论坛
院士主委论坛分别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李尚为教授、陆华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丹教授、黄薇教授、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王辉皪教授担任主持。
乔杰院士:PGT临床应用与技术进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开场授课,她讲授的主题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PGT)临床应用与技术进步。PGT为携带明确的染色体变异或致病基因突变的遗传家系带来生育健康宝宝的希望,可以阻断遗传病在家族中遗传。乔杰院士系统回顾了PGT发展前序及三个十年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1990~2000年是初步应用的十年,2000~2010年是高通量的十年,2010~2020年是走向精准的十年。之后,乔杰院士总结了近年来我国PGT的发展概况,指明了我国持续努力的方向。
黄荷凤院士:新冠防控对现行医疗和生育的挑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黄荷凤教授结合当下的疫情形势,详细讲解了新冠常态下的生育管理策略。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黄荷凤院士通过复习国内外文献,解答了针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四大疑问,即是否会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终止妊娠的时机如何把握、感染母亲能否母乳喂养,以及患者的心理工作如何开展,强调医护人员应做好孕产妇的心理调适指导。
陈子江院士:PCOS分型在临床管理中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陈子江教授多年来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她指出,PCOS的治疗原则是对症治疗为主,需要长期健康管理。应根据患者的主诉、治疗需求、代谢改变,采取个体化对症治疗措施,以达到缓解临床症状、解决生育问题、维护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可以依据PCOS的临床分型,根据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给予不同的治疗和管理策略,其中生活方式调整是治疗的基础。
李蓉教授: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生育力保护和保存
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是女性临床常见的疾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蓉教授讲解了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生育力保护和保存的策略及方法。特别是,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患者,要把握好生育时机,至少在一次内膜病理正常后尽快妊娠,内膜病理正常后6个月可考虑助孕治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可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来保存生育力,例如胚胎冷冻、卵母细胞冷冻和卵巢组织冷冻方法。
陆华教授:补肾调冲法及其对精卵质量影响的研究
陆华教授作为中医妇科专家,分享了多年来开展的补肾调冲法对精卵质量影响的重要成果。肾精不足是卵泡发育障碍的基本病理机制,补肾养精调冲是是促进生殖功能的重要治法,可以有效促进卵泡发育,提高精子功能,右归丸、女贞子、五子衍宗丸、定坤丹等多种中药具有这样的功能。
第三部分:生殖基础论坛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朱慧莉教授、许文明教授和邓东教授担任生殖基础论坛的主持。
千日成教授:有关卵子和胚胎的冷冻技术和储存问题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千日成教授在报告中分析了有关卵子和胚胎的冷冻技术和储存问题。他主要阐述了玻璃化冷冻的原理、降温和升温速度、卵子和胚胎的冷冻保存期限,以及冷冻技术的安全性。玻璃化冷冻技术的发展明显改善了卵母细胞和胚胎冷冻复苏后的妊娠率和活产率,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梁晓燕教授:IVF中难治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处理
各种难治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辅助生殖治疗往往面临着巨大挑战,采用辅助生殖技术的失败率较高。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梁晓燕教授对此具有丰富的经验,她在报告中分享了自己所在中心治疗这些复杂病例的经验和数据。不管是为合并巨大卵巢囊肿的患者保留卵巢功能,还是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保留子宫,梁晓燕教授团队对手术方式和胚胎移植方法做了积极的探索,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妊娠结果。
王海滨教授:子宫内膜容受态与雌孕激素
子宫内膜容受态是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着床的一种综合状态,也是胚胎成功着床的关键因素,但子宫内膜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接受胚胎,它有一个短暂的“种植窗”,只有在这段时间内,子宫内膜才会接受胚胎。厦门大学医学院王海滨教授在报告中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动物实验结果,详细地讲解了子宫内膜容受态与雌孕激素及其受体之间的复杂关系。
苏仁伟教授:子宫腺体的发育与功能
作为一位基础研究学者,华南农业大学苏仁伟教授在报告中提到,子宫腺体不仅对着床前胚胎存活、胚胎着床十分重要,而且着床后胚胎的发育同样离不开子宫腺体。子宫腺体与滋养层细胞、蜕膜细胞以及卵巢激素等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着床后胚胎的发育和胎盘的形成。他随后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开展的一些研究的重要成果,阐述了Notch信号通路在子宫腺体发育中的作用。
李虹教授:组织驻留淋巴细胞与母胎界面免疫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李虹教授报告的主题是组织驻留淋巴细胞与母胎界面免疫。李虹教授在讲解中指出,机体的淋巴细胞除了分布于外周循环和主要免疫器官,还有一类存在于实体组织器官的驻留淋巴细胞。组织驻留淋巴细胞具有独特的功能特性,与相应组织器官的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组织驻留淋巴细胞是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的重要组成,不仅参与免疫防御和免疫耐受,还与包括胎儿生长发育在内的多种病理妊娠有关。
张小虎教授:胎盘早期发育研究进展
胎盘是母体与胎儿之间重要的交流器官,其正常发育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胎盘发育异常也是多种妊娠并发症的常见原因。来自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张小虎教授概括了近年来在胎盘早期发育方面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介绍了包括细胞培养技术、组学技术、先进影像学技术和妊娠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的进展,令听众大开眼界。
据统计,会议的第一天就有超过2万人次的医生在线收看了本次课程,学术氛围浓厚,大家纷纷在留言区表示,授课内容非常实用精彩,令他们获益匪浅,更加期待第二天的课程!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