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华西生殖论坛第二天,生殖医学&妇科内分泌论坛精彩依旧
- 2020/12/22 14:31:21
- 阅读 3554
- 点赞 4
- 评论 0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12月19日至20日,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主办、四川省女医师协会协办的第二届华西生殖论坛暨四川省女医师协会妇科内分泌及辅助生殖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以网络在线的形式举行。继19日的院士主委论坛和生殖基础论坛之后,20日的生殖医学论坛和妇科内分泌论坛精彩依旧,十余位国内知名专家从不同主题依次阐述了生殖与妇科内分泌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广大医生传道授业解惑。妇产科在线作为会议的支持媒体,为大家带来大会的全程报道。

第一部分:生殖医学论坛
生殖论坛邀请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临床专家前来网络授课,涵盖排卵障碍、反复种植失败的免疫因素分析、生殖激素检测、ART前口服避孕药应用、GnRH拮抗剂方案使用、单胚胎移植策略及辅助生殖质量控制等话题,实用性非常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黄薇教授和黄仲英教授、绵阳市中心医院张耀教授担任本论坛的主持。杨冬梓教授:排卵障碍及促排卵的新认识

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症的最主要原因,占比达4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杨冬梓教授在讲座中指出,排卵障碍是各种干扰卵泡生长周期的病理生理改变造成的结果,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排卵障碍诊疗的第一步是鉴别诊断造成排卵障碍的病因。随着医学的进展,对排卵障碍病因的认识进一步细化和深入,例如已将笼统的下丘脑垂体性闭经(HH)分为基因缺陷性闭经(CHH)、功能性下丘脑闭经(FHA)和HP,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熟知排卵障碍病因的病理生理改变是有效安全使用促排卵治疗的前提,使用促排卵药物时需要注意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和多胎妊娠等并发症。孙贇教授:口服避孕药在ART应用中的争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孙贇教授报告的主题是口服避孕药(OC)在辅助生殖技术(ART)应用中的争议。孙贇教授首先介绍了OC预处理的背景,随后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证据,包括OC与卵巢反应、OC与促排卵方案、OC与特殊人群、OC与累计活产率的研究数据。基于近期的研究证据,她认为,OC预处理虽然可以调节周期、预约周期,有降低雄激素的治疗作用,但它不改善妊娠结局,在不同卵巢反应人群、不同方案中的获益及风险存在争议,未来需要开展前瞻性、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全松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反复种植失败(RIF)的病因复杂,可能由单因素或多因素所致,其中免疫因素是导致RIF发生的常见因素之一。RIF的免疫治疗方法众多,但疗效评估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出现临床结果相悖的情况。RIF的免疫治疗需要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患者存在同种/自身免疫异常,不推荐RIF患者常规行免疫治疗。RIF免疫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结果的循证医学证据级别较低,对存在争议的免疫治疗方法有待设计严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获得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琳莉教授在报告中结合质量管理的理论及其所在生殖医学中心的具体实践,为大家讲解了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临床质量控制和改进。临床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其最核心的目标是妊娠成功率的持续改善。至于执行和管理目标,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对不同人群甚至个体进行个体化方案调整,能够获得最大收益。在质控的每一个过程中均需要全员参与,通过顺畅的报告途径、有效的分析和及时的改进,最终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是月经周期、卵巢周期和生殖激素分泌的主要调节器官。重庆妇幼保健院叶虹教授具有非常丰富的妇科内分泌临床经验,她结合典型临床病例为大家讲解了生殖激素的检测及结果解读注意事项等知识。生殖激素检测是判断HPO轴功能及病变部位的常规检查方法,检测项目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激素(P)、雄激素(T),解读检测结果需要结合患者个体的情况,包括月经史、其他症状及体征等。曾品鸿教授:GnRH拮抗剂方案使用中的关键节点初步分析控制性超促排卵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实践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重庆北部妇产医院曾品鸿教授在报告中称,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与GnRH激动剂方案相比,GnRH拮抗剂方案具有多重优点,如刺激卵泡天数少,降低中重度OHSS风险,既可用于常规IVF方案,亦可用于微刺激方案,适用于卵巢正常反应、高反应及低反应等人群,但对关键节点的掌握至关重要。GnRH拮抗剂方案的治疗流程环环相扣,例如如何预处理、启动剂量、添加GnRH拮抗剂时机、扳机时机及方式、黄体支持方案等,每一步的选择都有重要意义。多胎妊娠是ART的最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低体重儿等。2018年关于胚胎移植数目的中国专家共识指出,不管患者年龄或移植周期次数如何,每周期胚胎移植数量均≤2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单胚胎移植在我国推进缓慢。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王芳教授结合我国国情,分享了其所在中心推行单胚胎移植的经验,强调从适应证开始对患者及家属开展教育。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为特征,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妇科内分泌论坛以PCOS为中心,从多角度多方面讲解了PCOS的病因机制、助孕策略、代谢和长期管理等重要问题,由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刘敬教授、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谢珊莉教授主持。性激素的分泌调控依赖于HPO轴。北京协和医院孙爱军教授分析了一系列基础研究证据,表示PCOS是以性腺轴失调为主,集合了一组全身性神经-内分泌-代谢网络失调的异质性综合征。在PCOS的发病机制中,下丘脑分泌GnRH异常是关键,GnRH分泌异常起始源于青春期前后。起源于青春期的孕酮和雌激素负反馈受损是PCOS发病的一个重要特征。PCOS病变的位置在大脑,特别是下丘脑中对甾体激素敏感的GnRH神经元网络结构。GnRH分泌异常是关键,以此角度可充分理解并认识PCOS,并合理采用多种措施以达到调经、生育和预防远期疾病的目的。不孕人群中相当高比例的患者合并PCOS。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石玉华教授在讲座中称,对于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PCOS女性,需要治疗不孕症。排卵障碍是PCOS患者不孕的主要机制之一,单独诱导排卵治疗的累积单胎活产率可达72%,但需要关注促排卵的安全性。来曲唑促排卵和提高妊娠成功率的效果优于克罗米芬。IVF-ET属于三线治疗,PCOS患者进行ART时要严格掌握指征,可以采用全胚冷冻策略。在助孕前注意调整月经、高雄激素和代谢异常等。同时,重视减重、生活方式调整及心理疏导等基础治疗。PCOS患者的代谢风险包括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刘义教授在报告中指出,PCOS患者患妊娠糖尿病、糖耐量受损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均显著升高,胰岛素抵抗可促进PCOS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的发生,也是导致PCOS患者雄激素增高和卵巢多囊样改变的原因之一。二甲双胍、利拉鲁肽及联合治疗可改善超重或肥胖PCOS患者的体重、高雄激素血症以及血糖血脂等代谢紊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卢美松教授在讲座中表示,PCOS占排卵障碍性不孕人群的70%,严密监测和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生育力。对于PCOS合并不孕的患者,可以选择生殖外科干预,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是我国推荐的二线治疗方案,但要注意打孔个数不宜过多、不宜过深、电凝功率不宜过大,避开卵巢门打孔等操作要点。之后,卢美松教授结合自身经验,讲解了PCOS合并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或合并子宫内膜癌的宫腔镜手术及术后管理方法。
黄薇教授从一例年轻的PCOS病例讲起,指出PCOS几乎影响女性一生的健康,但PCOS病因不明,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案,临床上以对症治疗为主,需要长期健康管理。在PCOS患者的管理中一定要重视内膜和月经管理,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是高雄激素血症和不规则月经周期治疗的一线药物选择,建议长期服用COC,不能坚持服用者,定期孕激素撤退出血以保护内膜。对于完成生育或高危子宫内膜癌风险者,建议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以长期保护内膜。同时,对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管理应贯穿PCOS患者的一生。
随着20日多个论坛课程的结束,黄薇教授在会议的闭幕致辞中说,为期两天的第二届华西生殖论坛暨四川省女医师协会妇科内分泌及辅助生殖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顺利完成全部议程,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春发其华,秋收其实。2020年,面对百年来最严重的全球传染病大流行,华西生殖医学在四川大学和华西第二医院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进科研攻关,不断优化诊疗策略,在第三代试管婴儿和生育力保存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有力提升了华西生殖医学品牌的综合影响力。尽管如此,本次会议才是华西生殖医学2020年的高光时刻。我们真切感到,疫情阴霾难挡求知热情,云上相聚更添交流乐趣。作为大会主席,由衷感谢乔杰院士、黄荷凤院士、陈子江院士以及省内外专家带来的主题演讲,感谢四川大学和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女医师协会的鼎力支持,感谢各界同道的精彩分享和踊跃参与,也感谢会务团队的精心组织和付出!展望未来,全球疫情走势仍难以预测,健康中国战略却步伐坚定。面对日益严峻的人类生殖健康挑战,推动辅助生殖技术突破革新,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进步,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望。期待华西生殖医学在各界同仁的关心下,继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和专科联盟优势,为省内外广大妇女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殖健康服务!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布的会议通知,如非特别注明,均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向广大妇产科医生及妇产科从业者传递更多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广大妇产科医生认真鉴别。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不负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