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继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宫腔镜大会(Global Congress on Hysteroscopy,GCH)2017和GCH 2019学术活动取得巨大成功之后,第三届全球宫腔镜大会(GCH 2021)在广大妇产科医生的翘首以盼中终于到来!北京时间5月1日晚上10点,GCH 2021以线上的形式正式开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段华教授作为GCH亚太区主席、GCH学术委员会核心成员参与本届大会。同时,段华教授受大会执行委员会邀请,带领团队携手妇产科在线负责本次大会的全程学术报道,为国内妇产科同道带来GCH大会的最新精彩内容!


作者:段华教授GCH 2021报道团队(李博涵博士、汪沙博士、孙馥箐博士、甘露博士)

审核:段华教授


专题讲座


5月15日,GCH 2021学术年会第3日,大会专题报告之二是宫腔镜子宫畸形矫治手术实例操作与技巧分享,现报道内容如下。


一、夏恩兰教授:宫腔镜子宫壁切开术矫治单角子宫畸形

640.png


来自中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的夏恩兰教授聚焦宫腔镜单角子宫成形术,对此进行了专题报告和精彩手术演示。

 

夏恩兰教授通过腹腔镜、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以及三维超声图片,讲解了单角子宫的形态特征与不同影像学表现;同时结合3例手术视频讲解了宫腔镜子宫壁切开术(TCUI)矫治单角子宫畸形的手术方法、操作技巧与术后成功妊娠的案例。

 

病例1为左侧单角子宫合并右侧无功能性内膜的残角子宫,手术步骤如下:(1)腹腔镜探查盆腹腔所见III型残角子宫,左侧为单角子宫,右侧为无功能性残角子宫,左侧输卵管与右侧卵巢外观正常,左侧卵巢稍小,右侧输卵管缺如,左侧宫骶韧带存在,右侧宫骶韧带缺如。(2)经宫颈输卵管通液,见左侧输卵管伞端有亚甲蓝流出,并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3)TCUI:Hegar扩张棒逐号扩张宫颈;0.9%生理盐水膨宫,膨宫压力为100 mmHg;宫腔镜见宫腔偏左,呈梭形,顶端可见输卵管开口,右侧无宫角与输卵管开口;使用双极宫腔电切镜环状电极自左向右横向切开狭窄的子宫底部肌壁,形成新的横径大于2 cm以上的宫底;继续纵行切割右侧子宫肌壁,起于新形成的宫底,止于子宫狭部,切割长约4 cm,宫底处深约1 cm,术毕形成上段较为宽阔的倒三角形宫腔。(4)术中实时腹腔镜监护,准确掌握切割深度及子宫肌壁厚度。(5)采用透光试验了解宫底切割部位肌壁厚度,避免子宫穿孔发生。该例患者经术式矫治,术后成功妊娠并行剖宫产术分娩。

 

病例2为右侧单角子宫合并左侧残角子宫,手术方法同前。为了恢复近似正常的倒三角形宫腔形态,该患者在左侧宫角部位进行了两次切割。术毕透光试验证实宫底部肌壁厚度均匀一致,无穿孔。  

 

病例3为右侧单角子宫患者,使用针状电极切开子宫底与子宫左侧壁以扩大宫腔容积。术后进行三维超声检查,经手术矫治后的宫腔形态与正常宫腔形态基本相同。

 

TCUI子宫成形术为单角子宫患者开创了一种微创伤的手术矫治方法,拓宽了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手术治疗的指征。夏恩兰教授的经验分享为全世界对单角子宫的治疗开创了先河,代表了中国宫腔镜治疗水平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二、Stefano Bettocchi教授: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一种新型手术技巧

640 (4).png


来自意大利的Stefano Bettocchi 教授聚焦子宫纵隔的特点及其提出的新型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对此主题进行了分享。

 

Stefano Bettocchi 教授认为,传统的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是使用单极电刀沿纵隔中线切开直至双侧输卵管开口水平。如若术中过度切割纵隔组织,有可能发生如下并发症:(1)过度切割造成子宫底部薄弱,致妊娠期子宫破裂的风险;(2)子宫肌壁静脉窦开放,致出血及灌流液过量吸收;(3)过度电凝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4)术后创面粘连,形成“纤维性纵隔”。因此,有些医师在切割纵隔基底部时可能相对保守,致使宫底部纵隔组织残留。

 

针对上述问题,Stefano Bettocchi 教授对切除纵隔组织的组织结构和手术切除范围进行了探索,分享了其研究发现。纵隔由内到外可分为三层结构,内层为呈梭形排列的肌纤维胶原组织,类似肌瘤样结构;中间层是呈线性排列的肌纤维组织;外层是正常子宫肌壁结构,如下图所示。因此,实施宫腔镜子宫纵膈切除手术应尽量切除纵隔组织,避免残留;同时,由于纵隔组织呈肌纤维样改变,具有和肌瘤相似的特征,有时术中会发现纵隔中存在肌瘤,对切除的纵隔组织应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640 (5).png

最后,Stefano Bettocchi 教授通过手术视频演示了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的手术步骤。(1)同传统的纵隔切除术,使用针状电极自中线部位切开纵隔组织;(2)使用环状电极切除纵隔组织及其周围的纤维样组织。术后三维超声检查证实子宫腔恢复正常形态。


专家团队


640.webp.jpg

段华教授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生、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镜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秘书长

北京医学会妇科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


段华教授GCH 2021报道团队成员:汪沙博士、李博涵博士、甘露博士、孙馥箐博士、安圆圆博士、常亚楠博士、王祎祎博士。

222.jpg

系列报道:

◆GCH 2021丨段华教授团队报道之七:宫腔镜各类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原则与技巧

◆GCH 2021丨段华教授团队报道:子宫发育异常与子宫瘢痕憩室诊疗新进展

GCH 2021丨段华教授团队报道:子宫内膜病变与子宫内膜损伤诊治新观点

◆GCH 2021 | 段华教授团队:第三届全球宫腔镜大会(GCH)5月8日学术内容精粹(二)

◆GCH 2021 | 段华教授团队:第三届全球宫腔镜大会(GCH)5月8日学术内容精粹(一)

◆GCH 2021 | 段华教授团队:第三届全球宫腔镜大会(GCH)开启,5月1日学术内容精粹(一)

◆GCH 2021 | 段华教授团队:第三届全球宫腔镜大会(GCH)开启,5月1日学术内容精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