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妇科肿瘤学会(SGO)2022年会于3月18日至21日以线下结合线上会议的形式召开。作为全球妇科肿瘤领域的盛会,SGO年会汇聚了妇科肿瘤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学者,展示妇科肿瘤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及最佳的临床实践。
宫颈癌和外阴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团队全程关注SGO 2022年会上宫颈癌和外阴癌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精心筛选出会议上的重要发言和临床研究进展,形成系列报道,与广大读者分享。
撰稿:肖凤仪博士、张璐博士
审核:隋龙教授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一、Mila P. Salcedo教授:使用HPV自采样检测筛查女性宫颈癌是可行的
莫桑比克是世界上宫颈癌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其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到50.2/10万和38.7/10万,部分原因是缺乏宫颈癌筛查的机会(<5%),以及很少有医疗机构能够熟练地治疗患有宫颈癌前病变的女性。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Mila P. Salcedo教授为大家带来的报告是MULHER研究结果,即在莫桑比克进行的结合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性治疗与自愿计划生育研究。
在莫桑比克马普托市和加沙省,30~49岁的女性被前瞻性地招募加入这项研究。该研究为女性提供宫颈癌筛查和/或适当的自愿计划生育服务,使用GeneXpert对女性进行高危型HPV DNA筛查。
从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6329例女性进入研究,并进行了HPV检测。参与者的中位年龄为37岁,其中48.1%的女性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PV总感染率为33.2%,在HIV阳性的女性中HPV感染率为40.7%。97%的患者选择自采样HPV检测。2040例HPV阳性女性中有85.4%接受了评估和治疗。
治疗方式包括消融手术(1595例,占78.2%),LEEP(123例,占6.0%)、冷刀锥切术(4例,占0.2%)。21例(1.0%)女性被诊断为浸润癌,并转诊至妇瘤科治疗。14.6%的患者失访。研究发现,在莫桑比克使用HPV自采样检测筛查女性宫颈癌是可行的。85%的筛查阳性患者完成了随访治疗,接近世卫组织90%的目标。通过这项研究,他们还为莫桑比克的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提供了临床和研究培训。
二、Pedro T. Ramirez教授:LACC试验比较早期宫颈癌患者开腹与微创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效果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Pedro T. Ramirez教授报告的是早期宫颈癌患者开腹与微创根治性子宫切除术(LACC试验)的最终分析。该试验中共有255例患者接受了开腹手术,271例患者接受了微创手术。
结果发现,与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患者的4.5年无病生存率更低。微创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与较高的局部/区域内复发率和死亡率相关。微创手术组中肿瘤直径大于2 cm的患者预后较差,而在肿瘤直径小于2 cm的患者中由于病例数少,预后不明。术前未行宫颈锥切术的微创手术患者预后较差,而在术前已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中两组的预后无明显差异。与开腹手术组相比,微创手术组宫颈癌复发率较高(24% vs. 0%)。
三、AN Jushen教授:评价斯鲁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经一线标准化疗失败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宫颈癌是女性第四大恶性肿瘤,对于一线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宫颈癌患者,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使用含铂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总体有效率约28.6%,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治疗办法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斯鲁利单抗(serplulimab)是新型PD-1抑制剂,多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斯鲁利单抗在多种肿瘤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因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启动了对斯鲁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经一线标准化疗失败或无法耐受毒性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研究(研究编号:NCT04150575)。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AN Jushen教授在大会上做了口头报告,评价了斯鲁利单抗(serplulimab,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经一线标准化疗失败或无法耐受毒性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共入组21例患者,予斯鲁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每3周治疗,中位随访14.6个月。主要结局指标是安全性和经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IR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结局指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缓解持续时间(DOR)。
研究结果发现,两者联合治疗后经IRRC评估的ORR为57.1%,疾病控制率(DCR)为76.2%,12个月中位DOR率为70.0%,中位PFS为5.7个月,12个月PFS率为48.2%,中位OS为15.5个月,12个月OS率为71.1%。在药物安全性方面,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发生率为57.1%,3级以上irAE发生率仅为9.5%。基于以上研究结果,AN Jushen教授认为,斯鲁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用于一线标准化疗失败或无法耐受毒性的晚期宫颈癌患者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四、PANDA研究:在宫颈、阴道和外阴不典型增生或癌症女性中评估肛门不典型增生发病率
肛门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约90%的肛门鳞状细胞癌与高危HPV持续感染相关。目前仍缺乏对存在HPV相关疾病的女性进行肛门癌筛查的指南。PANDA研究对存在宫颈、阴道、外阴癌或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的女性进行肛门癌筛查,从而评估高危人群中肛门病变的发病情况。
研究共纳入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和LBJ医院自2018年10月至2021年12月诊断有宫颈、阴道、外阴高级别不典型增生和/或癌的病例324例,其中宫颈病变250例、阴道病变28例、外阴病变46例。对入组患者进行肛管细胞学、肛管HPV和宫颈HPV检查,其中肛管细胞学异常者转诊高分辨率肛门镜检查。
研究结果发现,23%的入组患者存在肛管细胞学异常,29%的患者肛管高危HPV阳性,外阴病变的患者中肛管HPV阳性率最高(36%)。55例患者行高分辨率肛门镜检查。在14例行肛门活检的患者中,11例经病理诊断为良性,1例肛门低级别上皮内病变,2例高级别上皮内病变,0例肛门癌。2例肛门高级别病变的患者均有CIN3病史。因此,研究者认为,存在下生殖道上皮内病变或癌症的患者中,其肛管细胞学异常和HPV感染的发生率增加。
专家简介
隋龙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与阴道早期病变诊治中心主任。国际宫颈病理和阴道镜联盟(IFCPC)理事,国际外阴阴道疾病研究学会(ISSVD)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阴道镜与宫颈病变专业委员会(CCNC)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近年来专注于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宫颈、阴道、外阴和肛门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疗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并体现在国内外专业指南或专家共识的制定中。对外阴白色病变与顽固性瘙痒的发病机制、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病原分析与耐药机制研究也有独到的见解。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生局等科研项目12项,在国内外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实用阴道镜技术》、《子宫颈癌筛查及临床处理:细胞学、组织学、阴道镜学》等。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医疗成果奖、中国妇幼健康技术成果奖多项,研制新药一种,实用专利多项。
肖凤仪博士 张璐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