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美如画,人间盛景自春来。2023年5月6日由浙江省医学会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协办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委会妇科肿瘤规范化和精准化治疗全国巡讲在杭州隆重召开。会议以线下、线上直播两种形式开展,为与会者和全国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会议邀请国内知名妇科肿瘤专家与省内外专家学者就妇科肿瘤领域最新诊疗进展做了专题报告及病例MDT讨论,并分享妇科肿瘤基础研究、临床诊疗经验,呈现妇科肿瘤手术、放疗、内科治疗等多学科的治疗进展和研究成果以及妇科肿瘤的一些热点问题。本次会议共设置5大主题,截止会议结束累计观看约3万人次,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合作媒体,为您带来精彩会议报道。
5月6日 精彩内容
勇毅前行,共聚杭州
北京协和医院张福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朱丽红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唐秋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并致开幕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唐秋执行主席致辞
唐秋教授首先对不辞辛苦相聚在杭州莅临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这是疫情结束后召开的第一次线下会议,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相互交流,共同探索妇科肿瘤规范化和精准治疗,为妇科肿瘤事业的发展和健康中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隆重的介绍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们,对他们的到来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程晓东教授致辞
程晓东教授致辞,首先对大会论坛顺利开幕表示祝贺。在肿瘤治疗中,放疗和手术并驾齐驱,是妇科肿瘤治疗中两个重要的支柱。他表示在妇科肿瘤的治疗迈向更加精准化、个体化的今天,需要更多高效优化的治疗方案组合,而作为妇瘤外科医生愈加感受到放疗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妇科肿瘤各个时期的治疗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手术、化疗、放疗、免疫疗法正在进行很好的融合,希望患者能真正受益,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同时希望放疗在临床中能取得更好的发展,临床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技术瓶颈得到更好的解决。最后程晓东教授对各位医学前辈对浙江省妇科肿瘤学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取得的丰硕成果所付出的辛劳、以及对莅临本次会议为浙江的同仁们传经送宝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朱丽红主席致辞
朱丽红教授开幕致辞,表示自2018年11月妇瘤学组成立以来,在各位专家的协助支持下,除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巡讲没有正常进行外,目前为止共进行了12次全国巡讲。作为国家继续教育项目,为各位妇科同仁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对学会的鼓励和支持,并希望大会圆满召开。
北京协和医院张福泉主席致辞
张福泉教授表示,学组成立不到五年,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12次全国巡讲,给各位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该平台既有丰富的前瞻性理论,又有临床总结的实践,这些实用性经验和技术给临床工作顺利规范地进行带来诸多指导。目前妇科肿瘤的患者较多,但是技术发展不均衡,甚至很多医院治疗技术还比较落后,患者还不能得到全面、前沿的诊治。与会的授课专家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希望与会同道积极学习,并学以致用,勇担责任,共同将妇科肿瘤放疗技术推向新高度、新征程。
专题演讲篇:进展与思考
张福泉教授:宫颈癌精准放疗新技术
北京协和医院张福泉教授以“宫颈癌适应性放疗”为题带来精彩演讲。张福泉教授先简单回顾了放疗技术的历史,肯定了放疗在妇科肿瘤治疗上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宫颈癌方面的优势,治愈了很多患者,随后重点介绍了宫颈癌适应性放疗新技术,并细说人工智能在勾画靶区方面带来的优势。自适应放疗可根据患者当天体位、当天图像、当天计划做治疗,可使患者在15分钟左右完成整个流程,可提高肿瘤靶区的包绕,更好的保护周边正常组织,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最后提出目标:希望进一步改善治疗模式,增加放疗单次剂量,缩短治疗时间。目前该技术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磨练,希望未来能使更多患者受益。
朱丽红教授:子宫内膜癌放疗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朱丽红教授就子宫内膜癌最新分期变化,结合相关临床研究推荐的各期治疗原则等方面分享了子宫内膜癌放疗进展。她指出,分子分型可以提高子宫内膜癌复发评估的准确性,并重点讲解了基于分子分型基础上的相关靶向和免疫治疗等方面近年来的临床进展,且对辅助治疗的选择进行了重要补充。
王莉教授:基因检测对子宫内膜癌高风险人群治疗及预后判断差异的指导意义
河南省肿瘤医院王莉教授以“基因检测对子宫内膜癌高风险人群治疗及预后判断差异的指导意义”为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精彩演讲。她指出近年来随着分子分型的发展和普及,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能够精准的指导临床治疗,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及辅助治疗的类型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其中值得关注的是POLE超突变的患者,即便组织病理分型看起来恶性程度高,但是预后好。目前分子分型并不完善,需要同仁共同努力,未来值得期盼。
刘孜教授:外阴癌放疗共识及指南学习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孜教授围绕“外阴癌放疗共识及指南学习”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解读。外阴癌是一种罕见肿瘤,由于病例数较少,有关治疗方法的随机临床研究不多,在治疗中可依据的共识较少,大多数研究和诊疗都基于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孜教授通过对西班牙外阴癌专家共识的解读,从外阴癌分期更新以及对治疗的影响、外阴癌放疗的剂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外阴癌临床放疗提供了有效、重要的参考价值。
讨论部分中,福建省肿瘤医院冯梅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古丽娜·库尔班教授、嘉兴市第二医院范耀华教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汤忠祝教授分别就上述论述进行了总结,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表示受益匪浅,也希望放疗技术、放疗设备、放疗指南能够与时俱进,不断的完善、更新。
专题演讲篇:技术与实践
曹新平教授:宫颈癌后装放疗几个问题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曹新平教授以“宫颈癌后装放疗几个关键问题”为题娓娓道来。曹新平教授重点讲解了近距离后装放疗施源器的发展、近距离后装放疗的优劣势、后装放疗相关因素等方面,以及组织间插植的应用,同时强调了影像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宫颈癌的治疗效果。随后也提出了后装治疗在医院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收费有待提高、以及技术的普及面临的问题。希望后装放疗在临床上能尽可能发挥重大作用,使患者受益。
王铁君教授: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治疗应用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王铁君教授围绕“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治疗”展开了详细探讨。王铁君教授从插植治疗的适应症、实施方式、操作过程注意的问题、剂量的选择四方面展开论述,提出插植治疗可以提高靶区剂量,降低危及器官受量,提高肿瘤局控率,降低不良反应,应该推广。另外提示在靶区复杂、重复性差时应用3D打印、彩超引导有一定优势。并对临床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出思考和建议,给广大同仁带来了指导性建议。
程光惠教授: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进展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程光惠教授以“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进展”为题,展开叙述。程光惠教授简单回顾了宫颈癌近距离放疗历史,详细叙述了宫颈癌IC-IS近距离治疗进展,包括适应症、应用操作、优劣势等,可行的IC/IS混合施源器用于临床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后装治疗模块,对于患者而言能更好的进行个体化治疗。
于浪教授:HDR妇科后装放疗质量控制
北京协和医院于浪教授以“HDR妇科后装放疗质量控制”为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于浪教授分别从BT应用、HDR-BT基础质控项目及方法、宫颈癌流程质控及相关问题探索三个方面做了分析,还对后装治疗流程中涉及的治疗计划系统的相关工作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为国内医疗机构和放疗医护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获益匪浅。
讨论部分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王芳教授、金华市人民医院胡望远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陈文娟教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赵红褔教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分别就后装近距离照射知识,以及实际操作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各抒己见,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探讨。
5月7日 精彩内容
特邀演讲报告:挑战与探索
胡克教授: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策略思考
目前宫颈癌的五年生存率在50%之间。北京协和医院胡克教授从放疗技术的优化改进、围手术期药物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研究进行报告。因为器官运动、肿瘤缩退等引起的位置变化,通过IGRT、自适应放疗等精准把握宫颈癌强调放疗的内靶区,通过核磁引导的三维近距离治疗,同步化疗,诱导或辅助化疗适应症和获益人群筛选,晚期病人的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选择和个体化治疗选择等方面进一步改善宫颈癌的疗效。指出决策正确、增效减毒、个体化、规范化选择是宫颈癌治疗效果和改善总体生存的关键。
魏丽春教授:放射性肠炎的损伤与治疗原则
放射性肠损伤是指放射治疗盆腔、腹腔或腹膜后肿瘤所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魏丽春教授针对肿瘤放疗治疗相关放射性肠炎的预防及治疗原则做出细致分析,指出了放射性肠损伤的概念。强调预防应降低受照射体积剂量、降低关键结构的受照射体积剂量,治疗原则要全程、程序化、团队协作以及药物治疗联合局部治疗。
孙宝胜教授:复发宫颈癌的二次放疗
吉林省肿瘤医院孙宝胜教授在讲座中总结到宫颈癌放疗复发后仍首先考虑选择放疗为主的局部治疗。展示了多项国外临床研究,当患者复发后的肿瘤较大则考虑外照射+内照射治疗、肿瘤较小采用单纯内照射治疗。后装治疗是复发后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通过三维计划、插植、MRI定位等技术,进一步提高后装治疗精准性从而保护危及器官。此外,针对进展快的患者,探究原因、探查合理个体化治疗,联合抑制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免疫靶向等手段,提高复发宫颈癌的疗效。
会议进入精彩讨论环节。金华市中心医院贡强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柯桂好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陈元元教授,三位教授结合实际经验分别对上述讲题发表看点与见解,给出指导思路。3位教授对3个热点话题进行针对性介绍,通过典型的病例和与会专家的精彩点评让所有参会医生对诊疗的最新进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会专家们的思维碰撞书写了我国宫颈癌诊疗最新进展的锦绣华章。
MDT讨论:病例分享
屠晔强教授:AK104在复发转移性宫颈癌免疫再挑战
首先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屠晔强教授分享了一例“AK104在复发转移性宫颈癌免疫再挑战”的病例。患者50岁,阴道接触性出血3月为主诉就诊,既往行宫颈癌IB1期根治术,首程术后放化疗后4年半出现纵膈、左肺门淋巴结转移,予放化疗联合治疗后肿瘤消退。1年后肿瘤上纵隔、双侧颈部转移,患者予免疫联合TKI靶向治疗后2年进一步进展,出现双侧颈部、后腹膜及双侧胸腔广泛转移。行AL104双抗体免疫联合白紫化疗、抗血管生成抑制剂靶向治疗后合并伴有III度骨髓抑制、乳糜胸、III度免疫性皮炎、轻度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经过该团队的精心治疗后患者按计划完成6周期免疫联合化疗,目前继续免疫靶向维持治疗中,患者肿瘤明显缩小。
讨论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黄曼妮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成慧君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付杰教授、湖州市中心医院茹利新教授四位专家针对“免疫再挑战病例选择?”、“免疫治疗出现副反应时,如何治疗决择?”、“免疫再挑战最佳方案组合?”三大问题各抒己见,并表示宫颈癌标准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复发及转移,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的机制,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此外还强调要联合治疗以及治疗相关毒副反应的管理,重塑免疫微环境,克服免疫耐药。该病例也提示对肿瘤患者全程化管理、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
李莉教授:IVB期宫颈癌病例分享
紧接着,第二例病例是浙江省肿瘤医院李莉教授带来的一例“IVB期宫颈癌病例”。患者47岁,2019年10月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未就诊。2021年2月中旬患者触摸到右腹股沟包块,约鸡蛋大小,就诊于外院,2021年2月宫颈活检病理提示“宫颈”中分化鳞癌就诊。入院后,通过综合辅助检查,最终诊断宫颈鳞癌IVB期(右腹股沟淋巴结转移)。通过局部根治性放疗联合化疗、抗血管靶向治疗后,予抗血管靶向药物维持治疗中。目前患者肿瘤完全消退。
病例讨论中,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袁香坤教授、诸暨市人民医院王国栋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志启教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程晓春教授针对病例进行了细致入微地点评与总结。各位专家分别从放疗医生、妇产科医生的角度阐述了对病例诊疗的观点和看法,分享了临床中对类似患者的诊疗经验,肯定了指南的运用与贝伐单抗剂量、疗程及时机的选择,并给予建设性意见,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闭幕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朱丽红主席致闭幕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唐秋执行主席致闭幕辞
唐秋教授在闭幕式中讲到,本次会议内容丰富的,涵盖了妇科肿瘤基础研究、临床诊疗经验,呈现妇科肿瘤手术、放疗、内科治疗等多学科的治疗进展和研究成果以及妇科肿瘤等话题。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委会妇科肿瘤规范化和精准治疗学组专家、浙江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妇瘤放疗学组的委员及省内外各位同道的大力支持,截止到目前为止,大会直播浏览量近3万人次,取得了圆满成功!相信大家一定学有所获,并将所学运用临床。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与会学员的支持与陪伴、会务组的默默付出,期待明年相见!
主持风采
会议花絮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