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前书香浓,橘子洲头意峥嵘。2023年6月16日至18日,202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妇儿健康发展促进高峰论坛在美丽的长沙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指导,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支持,中国医促会妇产健康医学分会、湖北(武汉)院士咨询服务(活动)中心共同主办,湖南省儿童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承办,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公益支持。
本届会议继续秉承“关注妇儿健康,拥抱美好明天”主题,聚焦学术观点,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发展,为科研、临床、管理人员搭建线上与线下结合、互动直播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论坛设置主论坛、分论坛,特邀相关院士、专家围绕妇儿相关疾病基础研究、前沿科技、最新诊疗成就、科研成果、技术推广应用、感染防控、精准医疗、医疗安全、积极生育政策下母婴健康干预机制建立、数据平台建设等作大会报告。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技术和媒体支持,为大家带来本届盛会的高光时刻。
开幕式
6月17日上午,大会隆重开幕,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健康医学分会李小石秘书长主持开幕仪式。李小石秘书长逐一介绍了参加此次论坛的领导和嘉宾,并主持了宫颈癌前病变分层诊疗及全程管理建设项目、宫内儿科学学科体系发布、宫内儿科学疾病诊治全国协作网成立的启动仪式。
李小石秘书长主持开幕仪式
宫颈癌前病变分层诊疗及全程管理建设项目
启动仪式
宫内儿科学学科体系发布仪式
宫内儿科学疾病诊治全国协作网成立仪式
湖南省儿童医院赵卫华书记致辞
斜风细雨,情意绵绵,来自五湖四海的妇产和儿科医生齐聚岳麓山下、湘江之滨,共商第十四届中国妇儿健康发展促进高峰论坛。赵卫华书记首先代表湖南省儿童医院向各位同仁的到来表示最热情的欢迎,随后介绍了本院在学科建设和医院管理方面取得的良好进展,并表示本届大会起点高、规格高,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将以此为契机,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为妇女儿童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中国工程院马丁院士致辞
马丁院士表示,论坛到今年已连续举办十四届,近50位院士、500多名医疗领域专家先后在大会中进行主题演讲和大会报告,共同分享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成果,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学术讨论,探讨该领域的热点和研究方向。在健康中国2030目标下,妇幼身心健康成为了整个国家关注的焦点,新时代新契机,希望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院长陈翔教授致辞
陈翔教授首先代表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以及湘雅系统各单位对大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随后介绍了湘雅医学院为推进中国妇幼健康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优秀成果,并表示本届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妇幼健康,妇幼健康关乎健康中国战略,也是四个面向战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议内容从疾病的预防、诊断到治疗,既有医疗也有教学,也有科学研究,希望所有与会代表能够有所收获。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祝益民副主任致辞
祝益民副主任表示,近年来,湖南省卫生健康系统全面落实我国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精神,积极推进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十四五纲要的各项任务,坚持以妇女儿童健康为遵循,以妇幼保健促进行动为主线,全面开展十大妇幼健康行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六月盛夏,万物峥嵘,希望各位专家同道在学习之余走上长沙街头,感受网红之都的热情,体验岳麓书院、橘子洲头等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
中国工程院乔杰院士致辞
乔杰院士提及,妇儿健康发展促进高峰论坛已走过十四个年头,成为了我国妇儿健康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年度学术盛会。本次论坛依然延续了往届“关注妇儿健康,拥抱美好明天”的主题,体现了妇儿健康是保障国家长期持续战略的关键问题。希望在“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的推动下,妇幼领域的各位专家能够继续凝聚共识,加快妇女儿童健康促进以及疾病防治研究成果的转化,为提高我国妇幼健康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三局李冬梅副局长致辞
李冬梅副局长谈到,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前提。中国工程院一直以来坚持按照我国战略部署,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工程科技创新服务支撑中国实现现代化。中国工程院针对妇女儿童健康重大问题,组织开展了多个战略咨询项目,推动我国妇儿健康发展。今天,来自妇产科、儿科、肿瘤科、药剂科和相邻学科多个领域的学者、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妇女儿童健康发展。相信在各位积极热情的参与下,大会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前沿论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白岩松先生演讲
陈子江院士:辅助生殖技术与子代心血管代谢健康
辅助生殖技术(ART)是解决不孕症的主要手段,辅助生殖子代健康是后“试管婴儿”时代下的重要议题,是生殖医学研究焦点。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中国科学院陈子江院士首先从配子与胚胎暴露、宫内暴露、新生儿暴露三个方面讲述了关注ART子代心血管代谢健康的原因和重要性,随后通过文献引证介绍了ART子代心血管代谢表型的改变和可塑性,最后分析了其潜在的影响机制,包括遗传与表观遗传因素、胎盘功能、氧化应激等。
黄荷凤院士:从生命起源关注疾病机制和经济负担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中国科学院黄荷凤院士在大会上作“从生命起源关注疾病机制和经济负担”的主题演讲,分享了本团队关于卵子源性糖尿病代际传递的最新研究,并强调对于慢病可以从发育的角度、从最源头进行控制;对上一代的卵子和精子进行保护,预防糖尿病在下一代的发生,保障健康的同时,减少因代谢性疾病的死亡,缓解公共卫生资源压力。
孙锟教授:创建宫内儿科学,助力国家人口战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孙锟教授指出,宫内儿科学重点关注起源于宫内的儿科疾病,研究从胚胎期受精卵开始序贯至儿童青少年全周期范围,使之成为全潜能的健康成人的一门学科。随后他分享了本院实践案例,并从宫内诊治技术研发、宫内诊治器械研发、宫内基因诊断与治疗、宫内儿科全体系平台建设等方面对宫内儿科学技术展开了介绍与展望。
王世宣教授:衰老与卵巢衰老
人类已进入老龄化时代,衰老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探究衰老的奥妙和干预策略愈发受到各界重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世宣教授首先介绍了衰老研究的历史进程、人口老龄化的分度与危害,随后指出卵巢衰老的定义、核心本质、危险因素、病理基础、表现、危害,最后对卵巢衰老的三级预防进行了重点阐述,强调分层化管理和个体化诊疗的重要性。
主持风采
妇科肿瘤论坛
致辞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瑜教授主持开幕式
马丁院士开幕致辞
马丁院士在致辞中介绍了宫颈癌前病变分层诊疗及全程管理建设项目的宗旨和工作重心。他表示,国内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仍处于上升趋势,各地区医疗水平存在差异化。为了实现加速消除宫颈癌战略目标,有效促进全国宫颈癌的早筛早诊,有必要使优质资源下沉,通过建立宫颈癌前病变专科门诊等措施,指导规范化的宫颈癌前病变分层诊疗及全程管理。
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环节,首先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孔北华教授对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进行了系统介绍,重点围绕子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和筛查方案展开演讲。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李长忠教授针对宫颈癌术后的高危因素、中危因素以及不确定因素下是否进行辅助治疗以及治疗策略进行了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邬素芳教授通过解读多篇临床研究,同大家介绍了免疫疗法在宫颈癌领域的临床应用及最新进展。表观遗传修饰影响宫颈癌的演进,因此可用于宫颈癌筛查。张瑜教授针对表现遗传学标志物在宫颈病变全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讲解。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吴鹏教授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同大家介绍了宫颈癌手术现状,强调了术中无瘤原则的重要性。电子科技大学附属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林永红教授介绍了盆腹腔淋巴结切除的目的、范围、路径、并发症,并通过视频解说了腹膜外V-NOTES荧光示踪下盆腔前哨淋巴结切除的操作要点。
下肢淋巴水肿是妇科肿瘤患者治疗后常见的慢性不可逆的并发症,为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俞芳教授就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继发淋巴水肿的显微外科治疗进行了报告。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四川省肿瘤医院张国楠教授结合专家共识,重点阐述了穿刺活检与腹水细胞应用于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前病理诊断的前沿进展。
主持风采
妇科论坛
6月17日下午,妇科论坛隆重召开。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围绕子宫切口憩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保存等临床常见问题,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演讲。
学术讲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汪希鹏教授结合本院诊治经验,围绕子宫切口憩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手术策略、不同情形下子宫切口憩室的诊治等若干临床问题展开了深入讲解。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郑莹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国内外子宫内膜癌的保育指征,分享了本院多学科团队治疗经验,并就保育治疗中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生育力保存对预计面临卵巢损伤因素的女性个体及家庭有着重大的预防性保障意义。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梁晓燕教授重点介绍了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临床实施策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严杰教授就淋巴瘤疾病对生育力的影响、淋巴瘤患者生育力保存时机与方案选择、生育时机与方式选择以及淋巴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伦理问题展开了演讲。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孙蓬明教授介绍了先天性无阴道MRKH综合征的诊治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定义、遗传病因学、解剖学特征、临床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心理治疗、解剖学矫治和治疗后管理。海南省人民医院朱根海教授在讲座中同大家分享了降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风险、保护卵巢功能的手术改良方法和操作要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韩莉莉教授结合指南共识,分别介绍了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策略。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艾星子·艾里教授带来了子宫腺肌病阶梯式管理的主题演讲,强调充分个体化的阶梯式治疗的重要性,并详细讲解了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世宣教授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力保护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同大家探讨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力的影响、药物及手术治疗的生育力保护策略、有生育需求患者的诊疗路径。
主持风采
产科生殖论坛
6月17日下午,备受瞩目的产科生殖论坛正式拉开了帷幕。论坛邀请了多位国内权威学者参加,为广大妇产科医生带来了一场场学术大餐。参会者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收获满满!
学术讲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魏瑷教授分享了含单绒毛膜的三胎妊娠临床管理,强调该病情相对复杂、风险高,临床管理需进行非导向性咨询,充分沟通,并进行个体化管理,关注母体并发症。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李艳萍教授分享了薄型子宫内膜、宫腔积液、子宫内膜蠕动波异常、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异常等胚胎移植前子宫棘手问题的处理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幼保健院杨晓葵教授就高龄女性辅助生殖(ART)相关问题作了深入探讨,详细阐述了高龄生育力下降的机制、个性化促排卵治疗的ART助孕方案等方面内容。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毛增辉教授分析了复发性流产的常见原因,其中胚胎异常主要与高龄、卵巢功能减退等相关。辅助生殖通过助孕前预处理、第三代试管婴儿助孕等措施预防再流产,提高生产率。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梁志清教授结合临床实践简述了胎儿宫内治疗现状与进展,其中针对具体疾病的宫内治疗方式作了详实报告,以期阻止宫内胎儿病情恶化,从而改善出生结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姚若进教授强调重视妊娠合并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围产期管理,启动多学科团队协作,共同制定最佳的孕期健康管理和个体化诊疗方案,获得最佳妊娠结局。
常见的产科严重并发症有胎儿窘迫、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冯玲教授依次介绍了这些并发症的处理方案,强调早期识别,必要时启动MDT,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改善母胎结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赵静教授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母婴结局进行了分析,讲解了不同情况下FET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建议在子宫内膜准备过程中综合考虑影响FET结局的各种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移植策略,减少母婴并发症。
主持风采
现场花絮
宫内儿科论坛-宫内治疗新突破
子宫内儿科是一个新兴且快速发展的领域,面对很多挑战。本次大会特别设置了宫内儿科论坛-宫内治疗新突破专场,邀请国内有经验的中心分享成功经验,受到学员们的热烈欢迎。
学术讲座
关于宫内治疗的“为”与“不为”,上海市一妇婴保健院孙路明教授强调,宫内干预的前提是精准的产前诊断及个性化遗传咨询,始终权衡患病胎儿的宫内自然转归及宫内干预带来的母胎利弊。产前诊断技术发展,使更多先天畸形在产前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早期干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王俊教授具体分析了先天性膈疝胎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胎儿、先天性食管闭锁胎儿的风险评估和诊疗进展。
宫内诊断是出生缺陷三级防控体系的关键环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邬伶仟教授针对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胎儿染色体异常、胎儿单基因产前筛查与诊断的应用、三代测序的临床进展与展望作了系统阐述。针对宫内胎儿心脏病的诊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孙锟教授作了详细阐述,内容包括胎儿心脏畸形在妊娠早期(12~14周)的探查、心血管畸形的宫内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选择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王磊教授详细介绍了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宫内介入以及产时子宫外处理(EXIT)技术的配合要点,包括产前评估、多学科会诊、手术时间、术中麻醉等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斐教授以“宫内脑发育和儿童早期发展”为题,围绕胎儿神经发育特点、母体营养素和妊娠期并发症对神经发育及神经系统疾病(孤独症、自闭症等)影响等方面,作了细致报告。
MRI能清晰显示胎儿脑组织、脊髓形态及细微组织结构,对脑室扩大、胼胝体发育异常、皮层发育异常等均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基于此,湖南省儿童医院何四平教授对MRI在胎儿中枢神经检查中的应用作了系统阐述。
圆桌讨论:中国宫内儿科治疗的未来发展
在圆桌讨论环节,专家们围绕中国宫内儿科治疗未来发展的话题,详细分析了产前诊断和宫内治疗的国内外现状、未来发展方向和近期工作。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同时建议产科、儿科、妇科等多科室的医生交叉学习,从孕前、孕中、产后对宫内儿科疾病有系统的认知,完善宫内儿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强调宫内儿科治疗应基于明确的产前诊断。
主持风采
现场花絮
儿科论坛-儿童早期发育
致辞
6月17日下午,儿科论坛-儿童早期发育专场准时开始,由湖南省儿童医院赵卫华书记担任主席。湖南省儿童医院肖政辉教授首先致辞表示,感谢组委会给予宝贵的会议筹备机会,医院一定不负委托,把会议组织好。大家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前来学习,享受学术盛宴,相信一定会学有收获,满载而归!
湖南省儿童医院肖政辉教授致辞
学术讲座
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祝益民教授以儿科高质量发展路径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建议将高质量发展融入到医疗工作中,强调注重人才培养,加强组织管理,保证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水平,提升科研水平,开发科研成果,重视教学工作,完善信息支持,加强专科建设,彰显学科优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斐教授通过分享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大家阐述了环境不良因素暴露,特别是环境污染物对儿童孤独症和不良神经结局的影响、机制和干预探索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颜崇淮教授从多例儿童汞中毒、锰中毒、铅中毒、霉菌性肺炎、辐射病病例的诊疗经过开始,阐述了儿科环境污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重点和防治要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杜青教授在讲座中绘声绘色地为大家讲解了儿童脊柱侧凸早期发现与健康管理的建议,分享了儿童脊柱侧凸的诊断方法、治疗和康复方案,强调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湖南省儿童医院胡继红教授报告的主题是儿童语言障碍的早期发现与治疗管理。她从儿童语言的发育、语言的前期评定、语言障碍的筛查、2~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标准、不同疾病下儿童语言障碍的特点、语言障碍的干预管理及语言训练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
圆桌讨论
在圆桌讨论环节,针对基层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基层儿童早期发展能力提升话题,湖南省儿童医院钟燕教授、胡继红教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方俊群教授、颜崇淮教授、李斐教授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并结合自己近些年在儿科门诊和病房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介绍了宝贵的经验。
主持风采
现场花絮
护理论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致辞
6月17日下午,在护理论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专场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岳丽青教授首先介绍了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岳丽青教授主持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龙飞副院长致辞
之后,刘龙飞副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表示由衷的感谢,相信会议一定可以起到交流思想、创新理念、增进友谊、促进发展的目的,相信大家也会收获满满。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学术讲座
北京协和医院李颖主任护师以妇产科专科护理发展与实践为题发表了高屋建瓴的演讲,提出护理模式转变是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核心、合理人员配置是专业化发展的必须前提、学科队伍建设是专科护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循证护理实践是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湖南省儿童医院谢鑑辉主任护师结合本院的护理工作开展和丰富的儿科护理管理经验,分享了对儿科护理高质量发展策略与实践的理解,依次从卓越服务、全面质量管理、专科建设和新技术、科学管理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阐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刘莉副主任护师从需求与特色、护理专业发展形势分析、妇幼护理专科特色建设这几个方面,并结合多个护理案例,分享了以需求为导向的妇幼护理专科特色建设的经验。
胎儿畸形女性围引产期心理体验复杂,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且影响严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秦春香主任护师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胎儿畸形围引产期抑郁线上干预模式构建的研究,在本次会议上分享了研究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静护士长分享了本院对围产期高危风险孕产妇的管理流程和宝贵经验,建议给予患者从孕期、产前、产时到产后的全面全程护理,强调动态评估、预警管理、专业护理和循证思维,进行个体化的高危风险管理。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周金平护士长从妇科围术期VTE的流行病学、预防策略、预防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的妇科围术期VTE预防和管理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分享了本院“六位一体”的VTE防治模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飞护士长在讲座中报告了本中心开展的恶性肿瘤儿童口腔黏膜炎管理循证实践方案构建的研究过程,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享,给与会者带来很大启示。
主持风采
现场花絮
妇•产•康三位一体疼痛管理论坛
6月17日下午,妇•产•康三位一体疼痛管理论坛在大家的期盼中正式开始。多位妇产、康复、护理等领域的专家为大家深入探讨了妇科、产科和康复科对女性患者疼痛的综合管理策略和措施。
专题演讲
武汉市中心医院蔡毅副主任医师首先介绍了女性慢性疼痛的诊疗现状,接着详细阐述了女性慢性疼痛的分类和治疗方法,如神经调节治疗,建议医生承担宣教义务,提高女性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李环教授对盆底康复治疗拥有丰富的经验,她分享了对盆底康复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指出女性盆底康复治疗虽然已较规范,但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才是质量的保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龚晨曦康复治疗师结合多个临床病例,为大家系统讲解了尿动力学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尿流率、尿余量、膀胱压力容积、压力-流率等指标的测定。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俞君主管治疗师以腰痛为例,为大家分享了产后脊柱健康管理的核心要点,并介绍了多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姿势矫正、侧睡、产前操、水疗、针灸、瑜伽等。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郭建业主管治疗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产后腰骶区域慢性疼痛的识别,随后介绍了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重点分享了手法治疗的操作要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郑桂香副主任护师将中医诊断中的“望闻问切”方法引入到健康教育中,提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健康教育讲师,需要充分准备、自信表达并及时反馈改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秀会主治医师从康复的内涵、孕产期女性的生理功能变化讲起,和大家分享了孕产期整体运动康复的策略,特别说明了产后运动功能评估、整体功能运功康复方案的设计与干预措施。之后,王秀会主治医师讲到,呼吸对健康至关重要,在产后核心功能整体康复策略中,应特别重视呼吸训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居红英副主任护师详细讲述了盆底重建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查体、心理护理等术前常规护理,以及术后饮食、运动、疼痛和出血管理、排尿困难的观察与护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颁发铭牌
之后,发布了第二批盆底健康医学专项技术培训单位名单,并为培训单位颁发了铭牌。
主持风采
现场花絮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