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病例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史惠蓉教授整理
【专家介绍】
史惠蓉,现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管专家,二级教授,河南省管优秀专家。长期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第一线,主要从事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月经失调及女性生殖器畸形等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是河南省妇产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所带领的郑大一附院妇产专业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首批临床重点学科。兼任河南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内镜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委员,河南省妇科内镜技术考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妇科内镜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国性医学会常务委员,中国性医学会妇科组副组长,河南省医师协会整理、中国抗癌协会河南省分会理事、河南省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避孕联盟委员、《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杂志常务编委、《Climactaric》中文版杂志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国际妇产科杂志》及《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编委等职。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出版著作9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病历资料】降LH不理想的PCOS合并不孕1例
患者28岁,秘书
初诊日期:2014.12.27
主诉:未避孕未孕1年余
现病史:3年前结婚,婚后性生活正常。1年前不避孕未孕至今。5个月前因“月经稀发十余年,停经3个月”就诊当地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等3家医院,均诊断PCOS,并给予达英-35治疗2个周期。3个月前外院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通畅。2个月前月经周期第3天(M3)复查性激素正常,自然周期试孕2个月未孕。男方查精液常规:正常。现月经第3天,要求促排卵。自诉近2年余来从事文员工作,静坐时间长,压力大。
既往史:平素体健。
婚育史:25岁结婚,爱人体健,G0P0。
月经史:14岁初潮,5-7/30-60+天,PMP 2014.10.07(达英2个周期后),PMP2014.11.08,LMP2014.12.25。
家族史:父亲患糖尿病,姐姐确诊PCOS(经促排卵治疗后妊娠顺产)。
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身高159cm 体重62kg BMI:24.5kg/m2
腰围86cm 臀围99cm 腰围/臀围:0.867
面部、前胸、后背未见痤疮。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外阴未见黑棘皮征。上唇、下颌、乳晕周围、下腹部、大腿后方未见明显毛发。
妇科检查:阴毛浓密,阴道畅,宫颈光滑;宫体、附件未触及异常。
辅助检查(外院):
彩 超(2014.07):子宫附件无异常,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
性激素(2014.07):FSH 5.58mIU/ml,LH 13.15 mIU/ml,T 0.60ng/ml,E2 49pg/ml,PRL16.3ng/ml,均在正常范围。
服用达英2个周期,复查性激素(2014.10):FSH 5.31mIU/ml,LH 7.15 mIU/ml,E2 32pg/ml,T 0.45ng/ml。
月经第三天查性激素(2014.12.27):FSH 6.68mIU/ml,LH 20.57mIU/ml,T 0.58ng/ml,E2 23pg/ml,PRL10.88ng/ml。
INS释放试验:9.69-44.54-23.68-18.69uIU/ml
OGTT:血糖值5.26-10.05-7.4-6.9mmol/ml
AND+DHEAS+皮质醇:正常
甲功三项+血细胞+肝肾功:正常
诊断:1.原发性不孕 2.PCOS 3.肥胖 4.糖耐量异常
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之所以仍是一个综合征,就是因为这是一个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异质性极大,甚至诊断标准都不统一的疾病。就目前来说,诊断PCOS最广为接受的标准是“鹿特丹”标准,即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的症状或高雄激素血症,以及卵巢的多囊改变这三条里面符合任意两条。就是因为PCOS的异质性极强,所以在治疗和研究中目前强调要进行分型,即符合“鹿特丹”标准三条中哪两条,并进一步按照是否肥胖和是否高雄等进一步分型。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还是为了指导治疗...[详细]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高雄激素血征、卵巢多囊样表现等,同时可伴有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 成为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PCOS病因未明, 很难根治,应采取规范化和个体化的对症治疗,总体治疗原则是:缓解临床症状;满足生育要求;维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本例在治疗过程中总体原则和方案把握的没有问题,并做,并做到了定期复查。
本例患者高雄激素的多毛及痤疮等临床表现并不明显,诊治过程中,用COC治疗后复查激素也并未给出睾酮指标,只是多次强调LH水平较高并无下降,综合超声、月经异常及糖代谢异常表...[详细]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是国家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培训基地、河南省教育厅重点学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重点学科,河南省首批临床医学博士授权点。学科带头人史惠蓉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内镜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妇科内镜技术考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医学会妇科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等职务。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始建于1928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妇科影响力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是国家级临床医学重点专科、河南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及河南省卫生厅医学重点学科,河南省首批临床医学博士授权点。承担着全省妇产科疑难疾病的诊疗、科研及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工作。拥有河南省产前诊断中心、妇产科实验室等,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服务。妇科现有医生3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1人,住院医师1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22人,学士4人。妇科病区由2个扩展为4个,现核定床位232张,开放床位360余张,年收治病人近2万人,年手术台数达1万余台,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普通妇科、计划生育近年来快速发展,已建立省内领先地位,跻身于国内先进行列。 在国内率先开展腹腔镜保留神经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广泛宫旁组织切除术、外阴广泛切除+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腹主动脉旁、骶前淋巴结清扫术等多种术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开展腹腔镜阴道残端骶韧带悬吊术、子宫颈及阴道残端骶骨岬或骶棘韧带固定术、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阴道封闭术治疗、年轻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腹腔镜子宫悬吊术、TVT-O等多种术式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腹腔镜下改良腹膜代阴道成形术、腹腔镜辅助下外阴成形术等矫正女性性分化发育异常疾病,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及患者的好评。近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近30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相关文章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