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

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门诊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门诊开诊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四川省率先建立了临床遗传病的产前诊断专业,同时开始进行遗传病与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临床与研究工作,至今已历时30余年,年门诊量超过4万人次。

多年来,我中心一直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生遗传全方位优质服务,包括全面的遗传病筛查及诊断、孕前优生检查、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以及复发性流产的遗传学诊断及治疗服务。除了常规的门诊工作以外,我中心还设立遗传咨询专家特需门诊,坚持疑难重症学科内会诊及学科间会诊制度,对复杂少见的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组织学科内各级专家定期进行会诊讨论,制定个体化的、细致的诊断及处理方案。同时还承担大量的院内或院际会诊工作,配合产科、儿科等多学科的临床工作,为各类患者提供更专业的优生遗传咨询服务。


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门诊主要内容

优生遗传问题分析与对策

婚前、孕前、孕期有关优生知识的咨询;
遗传病与非遗传病对婚配、妊娠和胎儿的影响及其处理;
近亲结婚对后代的影响;
唐氏综合征等重大出生缺陷的各种孕早期筛查、孕中期筛查;
染色体病的诊断与产前诊断;

出生缺陷及遗传病的诊断及产前诊断

遗产代谢病的诊断与产前诊断;
单基因遗传病的诊断与产前诊断;
严重畸形等出生缺陷的诊断与产前诊断;

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对胎儿的影响及处理

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微生物感染的诊断、治疗与咨询;

自然流产的病因学诊断与治疗

化学因素(药物、毒物等)对胎儿发育及致畸的诊断与权威资料最新查询;

流产及畸形等胎儿遗传学检查

物理因素对胎儿发育及致畸咨询与检查


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

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是一类通过有创的穿刺技术获取胎儿成分(如羊水、脐带血、胎盘绒毛组织)的手术,主要包括:羊膜腔穿刺术、脐静脉穿刺术、绒毛活检术。其主要目的是对胎儿进行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以及酶学等检测,以达到在宫内诊断胎儿先天性疾病的目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是产前诊断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各种技术各有特点,互为补充,为开展胎儿先天性疾病的产前诊断提供了重要途径。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是有创性操作,需要权衡穿刺的指征和风险,在孕妇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


一、羊膜腔穿刺术

羊膜腔穿刺术是在超声定位或引导下,用穿刺针穿过腹壁、子宫肌层及羊膜进入羊膜腔,抽取羊水的技术。通过抽取约20ml羊水,得到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细胞,进而利用这些细胞诊断胎儿是否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羊膜腔穿刺术是最早开展、最常使用、安全性相对最高的侵入性产前诊断取材方法,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在产前诊断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我中心自1980年开展羊膜腔穿刺术以来,已经为十余万名孕妇成功进行了手术。


二、脐静脉穿刺术

脐静脉穿刺术是在超声引导下经腹进行脐静脉穿刺以获取胎血的技术。脐血细胞培养仅需48小时,染色体核型分析较羊水所需时间更短,成功率更高;可直接检测胎儿血液系统指标如凝血因子、感染相关抗体等;可适用于较大孕周。因此,这一技术在产前诊断取材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绒毛活检术

绒毛组织位于胚囊外,与胚胎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绒毛活检术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胎盘并取出其中绒毛组织的技术。该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逐渐被接受与普及,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广泛证实。通过该技术,在孕早期即可对胎儿某些先天性疾病进行诊断,从而可以早期终止妊娠,降低孕中期引产对孕妇心理、生理方面的损害。


无创DNA产前筛查

我中心自2013年建成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以来,完成上千例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无创产前检测,NIPT)临床试验,于2014年通过卫生部临检中心NIPT室间质评;2015年1月成为国家卫计委妇幼保健服务司首批通过的109家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试点医疗机构之一。我中心作为四川省率先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的临床应用试点单位,是国内少有的几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自主开展无创DNA产前筛查的医疗机构,所取得的成绩获得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2015年4月-2016年6月,共检测临床样本12872例,共检出T21高风险52例,检出T18高风险6例,检出T13高风险4例。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已成功建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大样本数据库。同时,我院开展该检测服务,可为孕妇在检测前后进行充分的遗传咨询,做好密切随访服务,提供后续产前诊断平台,为降低唐氏综合症等染色体疾病患儿的出生发挥重要的作用。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也称作基因芯片,是一项新型的高分辨率检测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技术,也被称作“分子核型”,可检测出全基因组DNA的拷贝数缺失和重复,包括传统核型分析无法检测的亚显微结构异常,且具有检测样本无需进行细胞培养,耗时短等优点。目前,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母胎医学学会(SMF)、美国医学院遗传学会(ACMG)等纷纷给出指南和建议,将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作为一线遗传学诊断方法,用于具有超声结构异常胎儿,以及存在发育迟滞/智力低下及多发畸形患儿的遗传学诊断。

我中心开展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已超过2年时间,涉及内容包括产前诊断、儿童及成人遗传学诊断、流产胚胎/死胎/死产的遗传学诊断。其中超声结构异常胎儿的产前诊断超过1000例,异常检出率达3~8%;儿童及成人(发育迟滞/智力低下、多发畸形等)遗传学诊断超过100例,异常检出率20~30%;流产胚胎/死胎/死产组织超过500例,异常检出率60~65%。这些数据与国际上报道数据吻合。


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

我院产前诊断中心率先在四川省开展地中海贫血筛查及诊断工作,目前也是四川省唯一一家具有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每年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例数近3千例。

四川省卫计委于2014年12月与我院签订了“关于共同开展四川省地中海贫血基线调查项目”协议。我中心将承担对本省各抽样医疗机构的技术培训及指导、负责接收抽样医院所送血样资料及调查表、完成检测及数据统计分析、如期完成基线调查报告,上报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妇幼处,全面配合四川省地中海贫血基线调查项目的开展。

自2012年起,国家卫生计生委在我国部分地贫高发省份启动实施地中海贫血防控试点项目,2014年进一步扩大了地中海贫血防控试点项目实施范围,实现地贫高发省(区、市)全覆盖。我中心承担了卫计委“地中海贫血防控试点项目”技术服务,将全力参与做好地中海贫血防控试点项目全覆盖工作。

通过上述两大项目的开展,建立健全了以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产前诊断中心为核心、地市妇幼保健院和助产机构共同参与的筛查-诊断-产前诊断地贫防控技术网络,提高全省地贫筛查及诊断覆盖率和检出率,获得四川地区地贫基因携带的流行病学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减少四川省重症地贫儿出生,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做出贡献。

2015年全年完成了四川省卫计委委托的四川省地贫基线调查项目,共完成α-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2437例,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2437例, 得出四川省地贫基因携带率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科室简介更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优生学科/产前诊断中心(四川省产前诊断中心),前身是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卫生部计划生育研究室遗传实验室。在此基础上……[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专家介绍

王 和 教授

个人简介:王和,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原华西医科大学。曾受国家教育部 ...[详细]

赵小文 教授

个人简介: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妇产科计划生育、遗传咨询的临床和科研。在省内率 ...[详细]

刘洪倩 教授

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现任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优生学科/产前诊断中心副主任,四川...[详细]

张 迅 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优生及临床遗传专家,曾任四川省产前诊断中心副主任。自1986年起从事...[详细]

刘珊玲 教授

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后于华...[详细]

张雪梅 教授

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国遗传学会会员。1994年开始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06年...[详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中国妇产科在线 Copyright © 2010 www.cog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787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