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输血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最初从路易Arthur王时代开始。现今科学的输血治疗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过程,1616年W.Harvey建立了“心脏血液循环理论”,1665年R.Lower试验动物与动物之间的输血治疗成功。随后将动物血输给人类的结局可想而知。到1829年,J.Blundell给产后出血的产妇输血5/10里获得成功(在Lancet发表),初步奠定了输血治疗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溶血引起的死亡病例也被学界关注;直至1901年Landsteiner发现了人类ABO血型,1914年抗凝剂的问世,才使得输血治疗走向科学正轨,开辟了人类输血治……[详细]
发展状况虽然中国的情况与欧美等国家情况有所不同,但扩大输血来源的选择,提高输血用血的品质,避免输血并发症是非常必要的。
其实中国的自体输血早在 50年代因血源严重不足,做心脏手术就使用过;在一些偏远地区妇产科急诊中失血性休克情况下都有自体血回输挽救患者生命的报道。
目前,我国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1997年7月就已经开始在部分病人中实行自体输血法,效果良好。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都在做自体输血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很好……[详细]
现代输血治疗一般是指同种异体输血,即将他人捐献出来的血液输给病患,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因异体输血也是属于一种器官移植,因此治疗中也相伴了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针对出现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的副作用,各种对策也逐渐被研究应用于临床,但却不能完全回避,这也成了急救中的医患都不得不面对和担心的问题。为了减少风险,在日本等国家的输血治疗指南中强调了治疗中用血限制:“必要的、最少的输血量”。
血源性感染和GVHD是输血治疗中的两个必须重视的副作用(表1,表2),同时其它的输血副作用如:同种免疫和过敏反应都可以通……[详细]
输血治疗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为医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特别是对外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但随着临床应用的深入,其副作用越来越困扰着临床医生,血源性感染、过敏反应,还有可能引起死亡的GVHD等都给临床医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为了适应临床医学和社会的需要,能规避同种输血不良反应的自体输血被迅速地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详细]
1)铁剂的补充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
Hb在15g/L以上,而储血量又不多的患者很少见。因此储血期间不仅要做好原发疾病的管理,由采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的恢复也必须纳入管理中,在此期间,患者的生活和饮食管理更为重要。尤其是铁剂的补充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
1g血红蛋白中含铁3.4mg,1ml血液中含铁0.5mg,一次採血可能会有100 -200mg铁的丢失,而成年女性10-20%都有缺铁性贫血。在原则上,闭经前的女性患者在採血期间必须补充铁剂……[详细]
主管医师有责任从口头上和通过医学文书向患者说明自体输血的优点,副作用,可能储血量不足,同种异体输血的相关问题。以及术中没使用和储血袋破损等意外情况都要是事先说明,在取得患者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说明内容:
1)推荐自体输血的理由:
向患者说明这次手术方式,有关术前准备的具体内容,诊疗结果的评估等。有关本次手术可能的用血问题,根据检查结果判断……[详细]
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也是鼓励自体输血的,但一直没有人倡导,可能与我们的文化背景有关,自己储备(200-400ml血液)→保存→回输,其全过程的医疗成本,远远低于输异体血的成本,能大大减少了输血的费用。医疗安全也大大提高。如果适度推广也可以缓解我们的血源短缺的问题。
妇产科在线 Copyright © 2010 www.cog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